10月31日,深圳市副市长黄敏率队赴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特别区”)调研当地环保水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黄敏表示,深圳将全力支持深汕特别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深汕特别区立足长远建设水库及其配套工程。
一些单位把公共海滩私自“圈”起来,而大梅沙公共海滩常常人满为患。对此,王树佳委员则建议,加快建设环海岸线的“非机动车及人行绿道”,弥补东部海岸线的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严重短缺。
车停路边泊车位,顺便还能充电。24日,全国首个“智慧停车+充电一体化”路边充电桩试点项目在深圳建成投运。
近年来,深圳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文以河长制推广、垃圾分类实施、碳交易排放市场构建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为例,浅析深圳市令人瞩目的生态保护成果。
2009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年均增幅高达100%,2012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到2016年,产业规模已达到1038亿。
0月24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全资子公司——深圳南方和顺电动汽车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南方和顺公司)建成投运全国首个“智慧停车+充电一体化”路边充电桩试点项目。该项目针对当前充电站建设布点不均衡、充电设施建设用地资源极度紧张等痛点,创新探索“智慧停电+路边充电”一体化模式。
龙华区观澜街道却实现了50个住宅区(城中村)、13.087万住户全部收到《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无一遗漏,创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观澜采用了网格化手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公众力量、推动全民共治,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随着盐田区印发《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盐田区建立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596.30亿元,增长7.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最高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9个、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