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香港大牌档」,吃的是大排档美食,环境却干净企理。餐厅设上下两层,地下设档供应招牌海南鸡饭,大排档式的圆桌设计,再放一辆人力车,别具老香港味道。楼上雅座脚踏鸡皮石地板加卡座配百叶帘的设计,墙上挂上可乐广告牌及红胶白字菜牌,尽现茶餐厅特色。最震撼的要数当年比刘德华更红的经典垃圾虫公仔及店主专程搜集回来的热水壶、理发店旋转灯等,还以为自己置身茶餐厅博物馆。
香港丝袜奶茶是具香港特色的一种奶茶,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和早餐)常见的饮品。基本上,在香港茶餐厅供应的奶茶都是用“丝袜奶茶”的方式泡制。
香港绝对是美食家的天堂,市内餐馆之多、美食种类之齐全,实在令人惊叹不已!从精致欧陆料理到粥粉面饭等经典粤式风味,从“米其林”星级餐厅到平民化街头小店,处处精采,随时随地给您无限滋味大满足!
听到农家好厨的名字,心水清的你可会觉得耳熟。对,她就是天水园客家好厨的姊妹店。客家好厨卖传统客家菜,这店则标榜沙头角农村菜。
1失传手製 - 芝麻卷,又名「菲林卷」,是七八十年代在各大茶楼红极一时的压轴甜品,近年已买少见少。现在有都是工场大量生產的货色。真知味的芝麻卷一直坚持以人手做,芝麻也是自己炒。芝麻卷有7个圈,每一圈也很平均,证明师傅每次倒「芝麻汁」入长形糕盒内,力度、分量也很平均。咬了一口,口感很爽,芝麻味很香浓,甜一点更佳。
碗仔翅虽不是真鱼翅,但起源却真的来自鱼翅。四五十年代在庙街榕树头一带,街边档用俗称「倒馊水」,即酒家食剩的翅头翅尾,开豆粉水、落味精、豉油等去卖。今日的碗仔翅当然已由铺头自己煲自己调校,没有鱼翅,却有粉丝。现时许多碗仔翅入了铺,吕仔记做的汤欠很薄,不会起粉糰,入口滑腻,汤味鲜,重要是味精下得较少,食完不会渴足一天。另外吕仔记生菜鱼肉的鱼肉标榜没有增加弹牙口感的化学物质,咬落的确不甚弹牙,但鱼鲜味够,鱼肉真实感百分百。很多人都爱把碗仔翅和鱼肉两沟,最终成為街头小食经典配搭。
近排地球灾劫频生,末日况味浓厚,现在仍叫各位去睇火山岩,好像有点那个。但日子始终要过,况且今次介绍的火山,已在过亿年前于西贡爆发。桥咀洲上的火山岩,经过亿万年风雨洗擦,形状变得圆浑又有格仔纹,恍如一个个菠萝包。见识完大自然雕琢的亿年菠萝包,可回西贡市驰名饼店,叹番个新鲜软熟的菠萝包,视觉味觉大满足!
喜欢看香港电影的驴友一定不会对这个卖雪糕的车陌生。曾经何时,它已经成为了香港人集体回忆的一部分,所以一些怀旧的电影以及追求浪漫情节元素的电影,都会把这个雪糕车变成其中的一个场景。
据《苹果日报》报道,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吨,约375万粒鱼蛋,是学生最喜爱零食的第一位,足见鱼蛋的地位。街边篤鱼蛋是五六十年代产物。当时街边棉档价廉,为减成本,便用潮州白鱼蛋的下栏,或不太新鲜的鱼肉,沟匀再以油炸熟做 不料大受欢迎,成为香港街头小食的台柱。
红橙黃绿啡紫黑,七种不同颜色的咖喱,单是卖相已经令人心动。铜锣湾的咖喱物語,出品有別于传统制法的日本咖喱,由于每种顏色的咖喱均由不同香料及蔬果炮制而成,味道不太辛辣,香滑中还带有清新果香,难怪连不嗜辣的顾客亦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