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引发各方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势必促进三地合作升级。多位内地涉港澳经济研究智囊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其间需中央设立机制进行统筹协调。
日前,一场以“站在城市风口,执掌城市未来”主题的论坛在金地艺境水岸举行,专家们纷纷畅谈粤港澳大湾区成立的影响以及万江未来的发展前景。
日前,澳门社会各界纷纷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港澳工作的论述发表意见,为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为区域整合发展把脉。
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顺德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和历史考验。今年作为关键的“落实年”,顺德将打造高端制造业创新龙头城市。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改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就呼吁,建立粤港澳的机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也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与其他世界级大湾区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三个独立关税区深化合作的重要尝试
大湾区11个城市层次不同,东莞都可以分别跟其他10个城市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些事情东莞是最具备优势去实现的,大湾区中东莞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粤港澳城市群的产业融合及创新,共同发展。
从改革开放“三来一补”算起,广东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即将进入“四十不惑”之年。历史节点在前,粤港澳合作又迎来新的升级。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顺德如何发挥其自身的制造业优势,参与到湾区建设竞争中?就此,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