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交通

深圳5条地铁线路获批,2条连通东部中心

2017-08-09 陈熊海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QQ截图20170810152443.png


地铁3号线龙岗线。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从城市副中心到城市中心,东部中心需要与其城市中心定位相匹配的交通设施。在深圳三大中心互通上,福田—罗湖中心和南山—前海中心有多条便捷的轨道交通,而东部中心在连通这两个城市中心上短板明显,缺乏便捷的交通方式,尤其缺乏快速轨道联系,导致通勤时间过长,不利于人才和资源的引入。


8月1日,深圳市规土委副主任王东透露,国家已批复深圳轨道四期建设规划,包括6号线支线、12号线、13号线、14号线、16号线共5个项目。其中,5条线里面就有2条和东部中心相关,14号线成东部中心对外联系的首条快速轨道,16号线成首条全线位于原特区外线路,连接龙岗中心与坪山中心。


加强东部中心与福田—罗湖中心和南山—前海中心的联系既是东部中心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有助于将珠江口湾区核心区域与广阔腹地相连,更好发挥东部中心作为深圳辐射湾区内外的支点作用。在连通福田—罗湖中心方面,今年东部地区首条快速轨道——地铁14号线将开工,同时还将构建3条公路通道;在连通南山—前海中心方面,则要加速推进地铁21号线、深惠城际、深茂铁路的建设,并建议增加东部机场快线。


从副中心到东部中心 补齐交通短板,连通两大中心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规划了两大城市主中心,为福田—罗湖中心和南山—前海中心,而龙岗中心城则被规划为深圳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去年公布的《深圳市实施东进战略行动方案(2016—2020年)》已经明确提出打造东部中心。今年初,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抢抓深圳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机遇,推动龙岗规划定位由“城市副中心”提升为“城市东部中心”,围绕东部中心建设,对照国际先进城区标准,大手笔、大气魄推进城市规划,完善东部中心实施策略研究。


城市副中心有望去掉“副”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中心。


从副中心到中心,龙岗与坪山将共建东部中心,落实东进战略,打造继福田—罗湖、南山—前海中心之后的第三个市级中心,并建设与西部中心功能协同、交相呼应的东部中心。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中,按照打造新的市级中心标准和要求,要全面提升深圳龙岗—坪山东部中心发展定位。依托龙岗中心城及坪山中心区,按全市发展第三极要求,打造集创新、商务、科技、高校、文体等服务功能于一体,具有强大资源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的深圳东部CBD。


随着规划的升级和调整,和城市副中心相比,城市中心更需要建设连通其他城市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快速交通方式。


在三大中心互通方面,目前罗湖—福田中心与南山—前海中心之间可以通过地铁1、2、7、9、11号线多条便捷的轨道交通实现连通,相互之间的通勤时间也普遍在半个小时左右。去年6月开通的11号线,使南山—前海中心与福田的通勤时间压缩到15分钟左右。而东部中心与这两大城市中心则缺乏快速轨道联系,无论是仅有的地铁3号线还是公路交通,通勤时间普遍需要1个小时以上,而公路交通又常常面临道路资源饱和、高峰期拥堵的问题。尤其是南山—前海中心,与东部中心的通勤方式更少、、通勤时间更长,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由于区位所限以及交通建设并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通勤需求,交通成为龙岗发展的短板,不利于人才及资源的流入。今年的一系列消息显示,龙岗正在加快补上交通短板,构建连通深圳两大城市主中心的快速通勤体系。


连通福田—罗湖中心 东部首条快轨14号线今年动工


今年,连通东部中心与福田—罗湖中心的地铁14号线将开工,使得东部中心与福田—罗湖中心的通勤时间压缩至半小时以内,而地铁14号线也将成为东部地区首条快速轨道。这条线是支撑整个东部发展轴的轨道交通骨干线,是支持深圳东进战略实施的重要交通保障,设计时速120km/h,将快速拉近福田—罗湖中心与东部组团间的时空距离。


14号线规划自岗厦北站至沙田站,经过布吉、横岗等片区到达东部中心,线路长51.9公里,设站14座,投资429.7亿元,建设期为2017—2021年。从走向上来说,14号线在大运设站后拐向宝龙片区、坪山中心区,有利于以往交通更为不便的宝龙片区、坪山中心区实现与城市中心的快速通勤。


不过,由于14号线龙岗支线并未在已获批的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中出现,导致从龙岗中心城不能直接乘坐14号线实现与福田—罗湖中心的快速通勤,还需乘坐3号线或即将开工的16号线在大运换乘。其中,14号线龙岗支线在去年12月29日公示的《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中已经消失,重新修编成深圳地铁21号线。


对此,政协委员丁正红建议,力推14号线龙岗支线提前开工建设。“14号线龙岗支线因故未纳入地铁四期建设规划,对龙岗中心城区的发展影响很大,建议参考9号线南海大道支线等案例,仍将14号线龙岗支线纳入14号线的前期工作中,争取14号线龙岗支线与主线同步建设”。记者了解到,14号线龙岗支线(规划21号线)未纳入四期建设计划,有望纳入之后最新一期地铁建设计划。


龙岗交通部门表示,在公路交通方面,东部中心与福田—罗湖中心连通除了现有的水官高速、南坪快速、清平高速、丹平快速外,还将打造东部过境通道—盐龙大道、丹平快速—东深二通道—如意路、皇岗路—清平高速—水官高速3条快速通道。2018年,东部过境高速有望通车。


对离东部中心稍远的龙岗西部片区而言,地铁10号线和坂银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将进一步加强坂田、吉华、平湖等地区与福田—罗湖中心的联系。深圳地铁10号线工程线路起始自福田区口岸站,终至龙岗区平湖中心站,线路全长29.56公里,共设车站24座,将于2020年通车。坂银通道南起黄木岗立交,上跨北环大道后以山岭隧道方式进入鸡公山,上跨厦深铁路梅林隧道,跨越南坪快速接坂雪岗大道终于环城路路口,全长约10.7公里。最新消息显示,坂银通道工程正在开展桥梁、隧道施工,其中隧道单洞已完成隧道总长的18.37%。


连通南山—前海中心 建议尽快开工21号线和深惠城际线


南山—前海中心是离东部中心最远的一个城市中心,距离在50公里左右。在连接东部中心与南山—前海中心方面,《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中已经把14号线龙岗支线重新修编成深圳地铁21号线。深圳地铁21号线(也称前龙快线、南龙线)是连接南山前海至龙岗坪地的快速地铁线,作为14号线龙岗支线拆解后的延伸,可强化龙岗中心城与现有中西部中心的快速联系,强化东部中心与前海蛇口自贸区的联系,并疏解中西部中心职能。


政协委员丁正红指出,21号线承担东部中心与南山—前海中心的快速联系功能,串联前海中心、深圳北、龙岗中心等城市中心,使得南山科技园、坂雪岗科技城、李朗未来科技城、国际低碳城等城市重点发展片区联动发展,可加强国际大学城与西丽大学城的快速联系。


此前轨道交通会议和专家评审会上的消息提到,规划21号线与14号线采用坳背、大运换乘方案,14号线与21号线实现X运营。这意味着14号线与21号线的两端——龙岗中心城和坪山中心区都有望开行往福田—罗湖中心和南山—前海中心两个方向的列车,进一步压缩龙岗中心城和坪山中心区与两大城市中心的通勤时间。


在轨道交通方面,除了地铁21号线之外,还有一条较为重要的轨道也起到串联东西两大中心的作用,就是深惠城际。深惠城际起于前海中心区,终至惠州惠城,串联前海、龙华、坂田、平湖、龙岗中心、国际低碳城、惠州等区域,可实现由前海中心区至龙岗中心城半小时通达,满足深圳南山—前海中心至惠州1小时出行服务要求,并与赣深客专在惠州北、深圳北换乘。


深惠城际将深圳西部的南山—前海中心与东部中心两大城市中心串联起来,并将惠州纳入深圳市一小时交通圈范围,能够为珠江口的湾区核心区域带来广阔的腹地资源,更好地发挥东部中心辐射湾区的支点作用。丁正红指出,该线路对深圳乃至整个粤东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深莞惠“3 2”经济圈建设,建议力推深惠城际线深圳段纳入实施计划,提早开工。


值得关注的是,深惠城际原来有“东线”和“西线”两套备选方案。东线从惠州惠城到惠阳的惠州南站再进入深圳,西线则由惠城区经过仲恺高新区、惠阳区后转入深圳。5月下旬,惠州市发改局公开透露,根据深惠两市的初步共识,深惠城际轨道线选择西线方案,不走东线,原来设想的东线方案则由惠州地铁1号线来承担。


此外,深茂铁路也是东部中心连接西部深圳机场的重要通道。深茂铁路从坪山站、深圳北站至深圳机场,形成东西贯通的战略走廊。此前的消息显示,深茂铁路深圳段有望年底提前开工。相关人士还建议增加起于深圳机场、经龙华和龙岗至坪山的东部机场快线,从而实现东部中心与西部地区深圳机场的快速轨道联系,强化更广区域的辐射。


公路交通方面,龙岗交通部门表示,将推动研究新增龙岗区与前海、宝安之间的东西快速联系通道。在现有工程方面,南坪快速也是连接南山—前海中心与龙岗—坪山东部中心的交通要道。最新消息显示,南坪快速三期马峦山隧道已全线贯通,预计2018年年底建成通车。另外,东部中心连接西部地区的外环高速公路、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前期也都在推进当中。深高速拟在深圳外环高速建成后开工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并与深中通道工程同步建成,具体建设计划为2019年底开工,2023年底建成通车。


编辑:晓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