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前的大亚湾,正在通过创新激发城市活力,全力打造活力、魅力、幸福“三个湾区”,高质量推进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惠州建设绿色现代化山水城市贡献新力量。
3月25日傍晚,从北京出差乘机返回惠州机场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一下飞机随即在惠州机场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部署我市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
作为惠州城市两大发展“引擎”之一的潼湖生态智慧区,未来如何定位和发展备受社会关注。
以打造临深“1+N”创新产业集聚区等举措聚集创新动能,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汇集,城市活力不断迸发,为该区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活力、魅力、幸福“三个湾区”增添新的风采。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装备制造、港口物流、滨海旅游4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形成“1+4+N”现代产业新体系.
“并船好出海,合作必双赢。”麦教猛表示,惠州将抢抓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努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承载区,助推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是推动“港深前沿+惠州腹地”,全面融入大湾区东岸 “半小时生活圈”。
“当前,惠州正全面发力,抢抓机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承载区。”1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长麦教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朝大海,春暖开花。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雏形初现的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今后将更有“国际范儿”。
据悉,大亚湾区将通过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达到在治理上共治共安,在产业上共融共赢,在发展上共建共享,彻底改变景点旅游发展格局,实现旅游发展模式全面革新,力争2020年建设成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3月8日下午,大亚湾区政府官网发布了该区工业贸易发展局草拟的《大亚湾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