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的验收工作有望于3月30日完成。届时该口岸将具备通车条件,海关、边检等相关运营单位将陆续入驻。
2018年,在港珠澳大桥即将全线通车前夕,21世纪经济报道奉献给读者港珠澳大桥的第三个专题。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以这组专题报道献给这一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港珠澳大桥口岸项目是港珠澳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日前了解到,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澳门口岸、珠海口岸旅检大楼的吊顶、墙面工程,由河源市广州金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东源分公司参与建设。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悉,该所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跨境隧—岛—桥集群工程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已完成相关研究内容,并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这个超级工程背后有哪些超级创新,通车后怎样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在3月1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最后一场“委员通道”采访中,港珠澳大桥再次成为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
苏权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上千名科技人员先后开展了300多项科技研究,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人工岛、超长沉管隧道的工程理论和核心技术。
从澳门特区政府交通事务局获悉,自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正式交付澳门特区后,特区政府正积极跟进港珠澳大桥通车前的各项交通安排。
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15日起交付澳门特区使用,拱北海关14日下午完成了最后一票澳门口岸建设物资的监管验核工作,确保移交顺利。
据澳门特区政府发言人办公室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自2018年3月15日零时起正式交付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并依照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实施管辖。粤澳两地于15日凌晨零时举行了交付仪式。
2018年3月1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北侧举办,李彦宏、邓中翰等多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