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李彦宏、邓中翰、苏权科等10位政协委员登场亮相。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透露,对于如何用好港珠澳大桥、提升其使用效率,在调研论证基础上已有初步方案,将积极争取进一步放宽跨界通行政策,让人、车、物能上桥、愿意上桥。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表明,中国在超级跨海工程技术装备和管理等多个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苏权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上千名科技人员先后开展了300多项科技研究,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人工岛、超长沉管隧道的工程理论和核心技术。
“下一步,我们要用好这座桥。”苏权科说,由于跨境车辆交通限制等问题,不少人担心港珠澳大桥的使用效率,对此管理部门展开大量调查、协调、论证,获得了初步解决方案,目前还在积极争取更加有利的措施落地。“比如,进一步放宽跨界通行政策,增强三地互信联动机制,实现人、车、物能上桥、愿意上桥的良好局面。”
苏权科还表示,在世界范围,超长跨海大桥的运营维护面临着许多难题,将在国家科技部、交通部支持下,研究开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管理平台和装备,为跨海通道的运营和维护开创新格局。他还表示,港珠澳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工程和试验田,创新发展粤港澳共建共管模式,希望借合作经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前期规划设计和重大决策工作。
在“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带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最新进展——在很多常见的路况下,汽车已经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从北京开车到上海,只要开上高速公路,你就不用管了,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等到了上海,车会提醒需要下高速。这样再有个三五年时间,在完全开放道路上能够替代司机的无人驾驶车也就会出现。”
“未来我国铁路建设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到2025年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将使更多人能够乘坐高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卢春房表示,在科技创新上,中国高铁将在安全、智能、更快及绿色上下功夫,高速磁悬浮列车以及更节能、更环保、噪音更小的动车组都将在未来出现。
2018年全国两会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此次两会共有33名全国政协委员站上委员通道,讲述心声、展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