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财经

鹏扬基金发行首只混合型基金

该基金将以“资产配置+精选个股”的策略把握股债两个市场的投资机会,致力于成为震荡市的资产稳定器。

2017-08-23
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已成全球移动支付领导者

世界经济论坛22日发布报告说,中国已成为全球移动支付领导者。同时,在未来的金融生态系统中,大型科技公司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7-08-23
人工智能应用公司极智汇完成A轮融资 帮助更多企业落地“AI+”战略

北京极智汇科技有限公司(Geewise)日前完成由思美复聚领投,天星资本(835095)跟投的A轮数千万融资。

2017-08-23
特斯拉Model3量产,无人驾驶龙头概念股异军突起

昨日,无人驾驶概念股快速拉升,金固股份(002488)强势涨停。机构认为,特斯拉Model3给行业带来长远影响,有望在未来1至2年逐步释放,使整个行业迎来拐点,关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2017-08-23
单祥双:携手建行广东分行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7年8月18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隆重举行。

2017-08-22
为什么各国央行急于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各种政策的刺激下,各国经济总算起死回生,再现生气。在此背景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似乎也不愿久留,各国货币当局寻求在适当时机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了第一次加息,截至今年6月已经加息4次,目前正在考虑适时缩减其规模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加拿大央行在今年7月加息25个基点至0.75%,成为第一个跟随美联储加息脚步的发达国家。欧央行、英央行也都在讨论和等待合适的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机,就连日本甚至都表达退出宽松政策的微小意愿。我们要知道,这可是日本,饱受通货紧缩折磨的国家!而且在2000年8月和2006年3月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后经济遭受重创的国家!

    目前,关于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讨论已经很多,尤其是对于美联储加息及缩表的影响已经研究很多,但对于更为根本的问题,为什么各国货币当局急于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却鲜有讨论。就如那句话所说的,走了很远,不应该忘记为何出发!为此,本文简要分析货币当局为什么急于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探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背后的逻辑。

    什么是正常化的货币政策?

    在我国央行的话语体系里,正常化的货币政策可以用“中性”来表示,就如前几年央行所一直强调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不紧缩,也不寻求刺激经济。从美联储的做法来看,美联储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调控手段,认为执行中性利率就是正常化的货币政策。所谓中性利率是指既不对经济产生刺激,也不对经济造成紧缩的利率水平(该利率经通胀调整)。就如开车一样,中性货币政策就是挂挡之后不踩油门也不踩刹车,让汽车自由行驶。从实践来看,无论以何种货币政策工具作为调控手段,中性的或者说正常化的货币政策都不是精确无误的,因为很难找准中性的位置具体在哪里,但都不会偏离太多,会与紧缩和刺激政策有明显的区别。

    本质上看,货币是名义变量,短期甚至中期内,货币政策会经由各种渠道对经济产生影响,但长期来看,货币主要影响经济的整体价格水平。但无论如何,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平抑经济波动的重要选择,经由多年的实践,及货币政策实施所具有的简单快速障碍小等特点,货币政策已然成为了一种信仰!但也应该注意的是,宽松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是常态,是一种暂时的选择,在经济风险降低之后,大都选择货币政策正常化,这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这是因为货币政策就如苦口之药,生病了需要吃药,但就如俗语讲的,是药三分毒,吃药是有副作用的,如果吃药还能强身健体,那么宽松政策就不必退出了。具体来说,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为什么各国央行急于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滋生资产泡沫

    毫无疑问,短期内,货币当局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经济融资成本,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更为重要的是给市场提供信心,从而对经济产生刺激,促使经济活动正常化。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货币政策在平抑经济周期上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明显平缓,即使发生衰退,也比较温和,致使经济学家讨论经济周期已经被驯服,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信心倍增。然而,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收起了盲目的自信,使人们认识到原来危机可以来得更猛烈些!

    货币政策就如美酒,小酌怡情,大饮伤身。我们来看看日本和美国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之前日本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从战后废墟跑步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但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规则,1985年为了打压美元升值,缓解经常项目逆差,美国联合英德法日等国签署了“广场协议”(Plaza Accord)。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很多人以讹传讹地认为日本被迫使日元升值,但情况不是这样的,当时日本的大藏省极力推动日元升值。

    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对美元持续升值,1985年9月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在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20%;1987年最高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日元升值对其国内出口产生严重影响,为了应对日元升值所带来的紧缩性效应,日本通过降低利率来给予回击,1986年初至1987年,日本5次降低利率。这就够了,日本经济已经醉了!放出来的流动性总要找点事干,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似乎是一个好去处,日本的股市和房价扶摇直上,泡沫不断膨胀。当然,醉酒也是不舒服的,日本也认识到了醉酒的危害,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泡沫,果不其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泡沫破裂!

    美国有一个货币政策应对泡沫而产生泡沫的经典例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了1995-2000年美国股市互联网股票价格上涨,以新技术股票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于2000年3月达到了顶点,随后不断下跌,2001年互联网股票泡沫逐渐消退。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经济也出现了衰退。为了应对泡沫破裂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逐渐降低。而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接下来美国房价上涨创造了温床,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促使购房者勇敢的冲进了房地产市场,而在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之后,很多人才发现误入了一场悲惨的盛宴。实际上这段时期的货币政策很有意思,在2000年之前,为了应对股市泡沫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泡沫破裂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经济衰退,而这又推动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

为什么各国央行急于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可以而且应该对经济衰退做出反应似乎已经成为各国货币当局决策者信奉的圭臬。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为了应对危机,各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可谓是动力全开。

2017-08-21
人民币贬值预期渐消 未来双向浮动将成常态

   行情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日高开后小幅回落,最新交投于6.67关口附近,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则高位整理,最新交投于6.6790一线,两地价差将近90点。

    此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18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3.82,按周跌0.21。

人民币贬值预期渐消 未来双向浮动将成常态

周一(8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35个基点,报6.6709,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6744,16:30收盘价报6.6785,23:30夜盘收报6.6679。美元指数上周五再度回落,令非美货币继续获得支撑,本周市场焦点将关注于即将召开的全球央行年会!

2017-08-21
房产二次抵押贷款怎么办理,抵押贷款利率是多少?

已经办理了房屋抵押贷款,还能再次申请房屋抵押贷款吗?购房者将自己已经抵押的房屋进行二次抵押,这样的行为被称为房产二次抵押贷款,二次抵押贷款相对来说审核的要求更加严格。

2017-08-21
兴业银行联手京东金融推出"小金卡" 独具"余额理财"功能

日前,兴业银行、京东金融联合宣布,将推出国内首张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借记卡——兴业银行京东金融小金卡(以下称小金卡),为持卡人提供储蓄、理财、消费等一体化金融服务。

2017-08-20
20年来最大改革!香港将设立创新板,内地PE投资人:这周末我都在研究

8月18日,港交所针对设立创新板和改革创业板的咨询历时两个月终于结束了。当天,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表态称,支持本次改革,而市场也是一边倒支持的态度。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更是“急切”地表示,希望在2018年上半年就启动改革。

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