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湾区

广州市政协: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核心增长极作用

2018-09-27 来源:中国发展网 阅读: -

QQ截图20180927115542.png


9月26日,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核心增长极作用  勇当“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的专题议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好核心增长极作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要求和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广州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华南对外开放门户、广东省行政中心,广州必须要有足够自信、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起到核心增长、引领带动、资源整合的作用,推动大湾区城市群协调发展,形成高效分工、紧密合作的良好发展秩序。


《报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专题协商建议。


一、以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一)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广州,构建大湾区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一是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争取若干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广州。广州要培育科技创新走廊的“最强大脑”,争取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及大科学装置不断布局广州,并引领科技创新走廊和价值创新园的建设。依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沙开发区建立国家可燃冰产业化研究基地、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开发区建立诱导性发光材料科研机构和产业创新基地。


二是发挥主动协调作用,推动建立广深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委员会。建立大湾区重大科研平台协同机制,牵头将大湾区内国家实验室、省级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各类企业创新平台,工程研究机构结成联盟。梳理整合重大科研项目,集中科技资源和资金,对国家重大基础性科研项目及其产业化研究进行分类支持。联合大湾区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一批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和公共应用技术攻关工程。


三是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打造一批国际级科研团队。广州要面向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全球遴选和发掘前沿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领航型创新型企业家及一大批高质量科技技能人才,并吸附各类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到科技创新走廊参与创新。


(二)加强顶层设计,开展穗港澳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合作


一是以优势互补为目的,以顶层设计为起点,强化穗港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广州要着重吸引港澳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向广州延伸发展。建议建立穗港重大创新科技合作项目扶持计划;建立穗港澳科技合作成果共享机制,香港科技项目在广州市落户、市场化所产生的收益,以双方共创共享方式分享;建立穗港科技产业联合招商机制,推动广州科技产业利用香港健全高效的金融、财务、法律优势及国际化专长,走向国际,争取引进跨国企业或国际先进技术,进行海外投资并购。


二是构建穗港澳科技创新协调合作的常态机制。以共建科技创新走廊为契机,逐步统一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统一技术研发、使用、考核等标准,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区商会、协会、咨询机构和智库等中间组织的作用,鼓励企业界、劳工界、专业服务界、学术界等社会各界共商共议,共同促进大湾区各领域科技合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当前应率先研究制定落实科技资金跨境使用、科研合作项目的具体政策,以及涉及医疗数据和生物样品跨境使用等的相关配套政策。


(三)深化穗港澳高校合作,构建科技创新资源共创共享共用机制


广州要鼓励和支持香港高校和科技人才来广州发展,促进香港的科技成果在广州实现产业化,通过利益分成、利润共享、政策支持、市场推广等方式,建立健全共创共享共用机制,助力穗港科技产业发展,实现创新创业协同共赢。


推动穗港澳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学分互认、资源共享,联合编制科技报刊,科研成果分享转化。整合两地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上各自的优势协同攻关;重点吸收香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物联网、生态环保等优势领域与广州开展联合研发。当前要尽快促成香港科技大学来广州独立办学。


(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一是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搭建重点实验室、公共研发平台、孵化器、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法律服务、物流平台、资本、人才等一体化的创新链条。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广州中心,依托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等众多机构,促成大湾区研发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积极培育和引进高端科技服务机构,提升广州市技术转移服务水平。


二是破除行政、区域壁垒,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引导高校与科研院所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急需来确定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引导非市属的重点大学与产业园区对接、合作发展。


三是强化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加强“政-产-学-研”互动。建立市、区“政-产-学-研”共同研究中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形成企业主导、政府支持、院校合作、成果分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增加广州市研发投入,改变研发投入不但低于北京、上海,也低于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省内城市的局面。完善成果产权化专业服务,搭建市场化运营服务平台,引进高端中介服务机构,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加大中试扶持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广设置中试车间以查找问题,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机制,为成果的产业化注入活力。


二、以建设科技载体和创新平台为抓手,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一)打造高水平科技载体和重大创新平台


扎实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布局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等科创平台,加强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建设,发挥现有的19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5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带动作用,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加紧建设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可燃冰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广州材料基因工程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带动形成创新产业集群。高起点引进国内外顶尖企业和项目,打造创新高地。力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零的突破。鼓励广州优势的重大科技平台和基础设施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创新基础能力共享。


(二)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产业示范区


一是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发展平台。积极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等平台建设,加强技术合作、协同创新、产业合作、成果转化。建立区域国防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发行军民融合企业债券,设立专项军民融合贷款。


二是重点发展现代化高端军工产业集群。研究制定鼓励军民融合产业政策,发挥广州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优先发展核动力、航海、国防信息化和量子通讯等现代化高端军工产业集群。


三是加快落实军事科技、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与产业化,引进一批军转民龙头企业落户,形成军民融合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打造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地。


(三)完善产业生态环境,健全创新生态系统


大力引进国际创新型科技企业,用科技产业带动源头创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提升方向,以产业生态体系完善为支撑,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要紧密结合广州产业发展实际和短板,制定IAB、NEM专项政策体系。其中,尤其要在移动互联网、干细胞、健康医疗等若干技术领域着力,重点培育具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力争到2022年广州IAB产业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培育发展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影响全球、引领全国的IAB产业集聚区。


要完善产业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健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政策链、资金链、服务链,培育形成一个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复合创新生态系统。


三、以重点区域改革试验为引领,集中发力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一)着力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推进南沙由广州城市副中心向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提升

一是将南沙发展定位由广州城市副中心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广州要把握区域要素流动特征,积极促进发展要素导入南沙,探索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将粤港澳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南沙。并通过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国际航运、服务贸易中心,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一体化中逐步实现南沙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中心的战略地位,化地理几何中心为经济发展中心。


二是与内陆腹地交通、与国际市场对接,建设第四代港口。 南沙要以国家战略为支撑,强化水运、铁路疏港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对经济腹地的服务能力。协同东莞港,建设与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和东岸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出海门户以对接国际市场;与传统丝路通航港口城市建立联盟,强化“一带一路”门户功能,将南沙港打造成经贸、制造、物流等功能相互集成的全球航运门户的第四代港口。同时,以航运为根本,以创新为引领,建设包括一批孵化器、加速器在内的创业基地,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将南沙打造为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三是依托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穗港澳创新科技园。与香港科学园、香港和澳门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建,探索将“一国两制三关贸区”的制度界面引进南沙,借此引入香港、澳门体制资源和社会管理模式,分别获得三地政府科技扶持优惠政策支持,共享“一园三地”的设备设施平台。


(二)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示范引领大湾区城市深度合作


将荔湾区的芳村片区、番禺南站新城和南海东部桂城、大沥划定为“广佛同城合作试验区”,为构建广佛超级城市探路、为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试验。探索不同行政区之间协同发展的制度安排,为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协作、生活同城制定一揽子计划,重点突破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规划广州南站向西通道,连接三山、陈村、北滘,进入佛山新城,再到高明等地,打造成广佛同城新轴。实现深层次的基础设置一体化、产业配置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力求打破行政和区域壁垒,打造超级城市参与国际合作竞争。


四、以优化区域创新氛围为重点,引领带动大湾区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聚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着力深化广州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广州要勇于改革,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有利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破除要素流通障碍,把香港和内地的优秀资源融合起来,培育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二)聚焦统一人才市场,率先探索港澳居民全面享有国民待遇改革


一是推动制定统一的大湾区国际化人才引进政策。在港澳人才引进、创业、就业、永居、税收、金融、社会保障等管理制度与政策体系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大力推动形成粤港澳统一的人才市场。


二是推动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共建穗港人才中心。吸引港澳优秀科研人员、管理人才、专业人士来穗办公创业。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推进特定专业技术资格资质的互认,为跨境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参与跨境科研合作项目的科研人员提供通关便利和配套服务。制定吸引青年专才来穗创新创业的政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吸引国际猎头公司、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等人才服务机构进驻落户,加快构建专业高效的人才引进服务体系。


三是引才和育才相结合,组建大湾区高层次人才联盟。 建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加强人才的沟通交流。建立大湾区院士联盟,实现产业吸引高端人才与高端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互动循环。


(三)聚焦建设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促进大湾区制度规则融通对接


一是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制定营商环境改革的广州标准,构建完善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并引进国际权威机构为广州量身定制营商环境评估体系,进行常态化的量化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作出调整。


二是实现行业标准及规则与港澳融通对接。实现商事规则互通、企业服务平台互联,减少三地之间企业运营的制度成本,尽快推动“岭南通”拓展为“湾区通”,推进三地车牌证照管理一体化,优化出入境管理,推进湾区通关便利,促进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无障碍互通共享,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广州与港澳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方面的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工作,推动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等手段,提高湾区居民来往便利化水平。


三是实施与全球对接的商事便利化措施。实施“一次性通过审批”,实降低企业办事的复杂度。提高营商环境“可预期性”和“稳定性”,提升企业办事获得感。大力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发挥政企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准确掌握企业情况和诉求。在公共事务与行政审批领域探索推广“容缺受理”制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逐步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管理机制,对严重失信违法的主体采取市场禁入限制。


四是建立跨境法律服务组织与机构。坚持市场化原则,建立跨境商事仲裁、粤港澳版权登记、司法协助合作、区际律师事务所等跨区域的法律服务组织与机构,为企业跨境创新与创业提供法律支持。


(四)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的跨境协作


一是率先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好发挥全国三大知识产权专业法院之一的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加强电子商务、进出口等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执法;更好发挥全国三大互联网法院之一的广州互联网法院的作用,为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探索建立市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二是探索建立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综合试点区,率先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


三是探索建立面向全球的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全面加强与香港、澳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推进商事规则国际化。积极争取设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广州仲裁调解中心。


(五)着力发挥广州对外文化交流门户的作用,以岭南文化厚度增强大湾区经济密度


广州要依托深厚的文化优势,不断凝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合力。整合广州海心沙一带文化资源,将其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文化港核心区,更好地完成广州在大湾区文化建设中争当排头兵的使命,在共建人文湾区中形成大湾区建设合力。


一是打造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播中心。以海心沙岛为中心,以“海心再扬帆”为理念,采取集约、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低影响模式改造海心沙现有的基础设施,并统筹规划珠江两岸及二沙岛一带文化基础设施,包括广东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剧院、广东美术馆、华侨博物馆、星海音乐厅、少年文化宫、广州电视塔、国际媒体港、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以及海心沙现有场馆等,并着力提升周边配套服务及交通、生态环境。


二是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文化博览会”,并建设开放式的会址,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岭南文化的国际吸引力与影响力。


三是制定国际文化枢纽港的配套政策,优化人才、资金和知识产权要素配置,吸引全球优质的文化项目与人才落地。全面打通对外传播渠道,以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编辑:阿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