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旅游

沙头角口岸,有新动态!

2025-07-30 3hk香港自由行 来源:香港文匯報 阅读: -

为提升通关效率及跨境交通能力,推动沙头角一带发展,特区政府正与深圳政府推动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民建联新界北立法会议员刘国勳昨日透露,他获悉沙头角口岸将于8月1日开始拆除,预计3个月至4个月内完成,明年上半年开挖基坑。重建后的沙头角口岸将成为纯旅检口岸,以配合落实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布局,并计划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刘国勳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借鑑最近的跨境建设项目,例如北环线、港深西部铁路,我相信在跨境项目中,都可借助创新制度及技术,令建设时间缩短及成本降低。如跟香港配合的话,希望最快争取2029年,但不迟于2031年,可以将沙头角口岸尽快重建完成。」


沙头角口岸佔地面积约4.2公顷,于1985年建成,设计旅客单日通关量1,500人次,车辆单日通关量1,500辆次,是深圳城市东部重要的客货运综合性口岸。该口岸自新冠疫情起已暂停旅检服务,加上口岸设施老化,特区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早前达成共识重建口岸,重建方案于去年获国务院批淮。重建后的沙头角口岸将取消货检功能,仅保留旅检功能,设计旅客通关能力也将大幅提升至单日4万人次。


根据规划方案,深港双方口岸区域沿沙头角河布设,司法界面清晰、通关缓衝空间充足,未来将继续探索在沙头角口岸落地更加便利的通关查验模式,进一步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和查验效率。

「跨河建」式重建 旅检+商业


刘国勳昨日与沙头角合作区发展中心主任何召新了解重建、打造新旅游中心的最新进展,获悉将于8月1日开始拆除,预计3个月至4个月内完成拆卸,明年上半年开挖基坑。


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将以「跨河建」安排重建,其中约3万平方米用作口岸设施,另外约1.4万平方米用作商业设施。


重建后的沙头角口岸将成为纯旅检口岸,以配合落实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布局,并计划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刘国勳认为,採用创新的通关模式有助提升旅客过关效率,亦希望释放香港口岸土地用作兴建交通交汇处、停车场及其他商业配套,建立人车直达的口岸。


在发展区内旅游方面,刘国勳表示,随着沙头角边境禁区逐步开放,文体旅局、保安局与盐田区政府正就进一步开放沙头角及中英街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持续沟通协调,有望于年内落实以「团进团出」方式游览沙头角中英街禁区。


带动旅游经济 分流莲塘口岸


刘国勳说:「沙头角口岸坐落于香港最东面的陆路口岸,紧贴深圳的盐田、大小梅沙那边,相信如能尽快重建,亦能帮助分流莲塘鳄香园围口岸,亦期望利用新口岸让旅客使用,带动我们旅游经济等。」


同时,为配合「自驾游」发展,沙头角禁区入口旁于去年底增设短期租约停车场,提供100个私家车位,方便旅客以不同方式前往。刘国勳表示,沙头角的浓厚历史文化及优美的生态环境,极具旅游价值,建议未来全面提升沙头角的旅游配套,为香港打造一个全新的旅游中心,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都会区。


【话你知】有别「一地两检」 出示一次证件搞掂


「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检查模式将在新皇岗口岸先行,第二个试点是沙头角口岸。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此前在立法会详细介绍了重建后的沙头角口岸所採取的通关模式:关口会以简化通关流程合作查验,出入境旅客只需经三道闸,出示一次证件就能够通关。

邓炳强当时以预计于2026年投入使用的新皇岗口岸将会採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为例,指香港的入境处与内地出入境部门在同一边地方办公,香港旅客直接去到皇岗口岸楼,「入去出示一次证件,你想像有三道闸,出示证件入了第一道闸,是香港这边的资料核对,离境后进入第二道闸是内地核对资料,核对完,再出第三道闸。」


「坊间将『两地一检』及『一地两检』搞到好混淆。简单讲,同一地方,两边一齐检就是『一地两检』;两个地方摆埋一齐,就叫『两地一检』,清晰啲讲,『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即是将两个边境清关贴埋一齐,只要你出示一次证件便能放行,系我们希望日后做到的查检模式。」他补充。


编辑:阿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