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湾区经济是世界经济版图的新亮点。以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为代表,湾区经济带既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又是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中国的湾区经济带,最具潜力者莫过于粤港澳大湾区。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GDP为13000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46000亿美元……博鳌论坛上,各方热烈议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经济的美好前景。
湾区经济有哪些特征和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哪些独特优势?未来定位是什么?在昨日的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南丰集团CEO梁锦松先后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香港可以为大湾区做出重要贡献
在昨日的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上,林郑月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的定位,它的成功将取决于它能否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创新动力、能否让中国与亚洲以及世界产生重要联系。“无论是在创新还是在联系方面,香港都可以为大湾区做出重要的贡献。”林郑月娥说。
林郑月娥认为,粤港澳会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打造新的增长点。香港拥有独特的优势,配合与国际标准高度接轨的营商环境,可以把国际的企业引进大湾区,并助力内地的企业走出去。
林郑月娥表示,在大湾区的建设上,一方面要考虑如何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一方面要打造国际级的创新科技中心。她表示,这一创新科技中心的规模,将会比美国的硅谷还要大。为了做好服务配套,香港可以将有优势的服务性产业如医疗和教育等落户在大湾区。
林郑月娥坦言,要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同时注重创新思维,与此同时,中央的大力支持也必不可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我们也有责任让人民和海外企业增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了解。”她表示,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前景充满信心,也深信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工作增添动力。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
打造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大湾区
梁维特表示,去年以来,澳门特区政府广泛搜集各级意见,组建了各领域的团队,在大湾区开展了深度的调研。
梁维特认为,大湾区的建设是前所未有的实践,需要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新的合作机制。既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又要发挥各个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既要鼓励创新驱动、激发区域创新动力,又要保持传统产业已有优势、发现传统产业的新亮点;既要重视大型企业和机构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又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参与,为参与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机会、打造平台。
梁维特建议,要发挥归侨、侨胞的优势,助力大湾区走出去、引进来。在这一方面,澳门将发展融资租赁相关服务业,为中葡企业提供资金结算服务和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要发挥澳门休闲旅游的优势,与大湾区共同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另外,澳门将发挥旅游管理和培训资源的优势,与其他城市加强旅游和培训资源的合作,提升服务水平。
梁维特表示,澳门将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培养和健康服务的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和标准化,促进大湾区优质企业的产品开发,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不断创新通关模式,提升口岸通关水平,提升大湾区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流动和有效配置。为专业人士、青年人和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打造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大湾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
建议粤港澳大湾区设立自贸区联盟
樊纲在讨论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确实是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因为中国正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高科技化,需要形成一些大的城市群。他说,都市群的形成,将为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住房、交通、人员就业、新的产业链的发展等问题,提供新的战略空间。
“大湾区就是一个这样的新空间,要建设好这个空间,就需要我们融合发展。”樊纲表示,各个城市都需要利用好这个大空间:“这么多的人聚集在这里发展,将来的潜力巨大。”樊纲说,中国未来前景无限,只要城市间精诚合作,大湾区一定有非常好的发展。
樊纲在讨论中建议,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自由贸易区联盟,让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这三大自贸试验区片区与港澳两大自由关税区进行对接,先行先试。
对于国际贸易冲突,樊纲表示,大湾区是一个供应链,如果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链条上的各方都会受到影响。
他表示,贸易冲突对谁都不好,如果是发生了贸易冲突,我们必须做好自己,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开放,来应对新的问题。
南丰集团CEO梁锦松: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三大湾区的综合
梁锦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了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三个主要功能。他介绍,纽约湾区主要功能是作为金融中心,与此相比,香港正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东京湾区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先进的制造业,在深圳、东莞,我们也有全球最好的制造业平台。旧金山湾区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硅谷的创新能力,与此相比,我们有深圳强大的创新实力。
梁锦松提到,人才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怎样培养和留住人才,包括本地人才和全球人才,都是值得思考的。他认为,人才喜欢和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领域的人才聚集在一起,所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上,首先要考虑如何让人才更加集聚,而且能够在大湾区里面流动。
梁锦松表示,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生物科技是继IT之后,下一个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领域。香港在科研领域有优势,但缺少临床病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更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
对于如何促进大湾区服务业发展,梁锦松表示,可以在广东省不同城市定点建立国际医疗实验区,让国际级医疗人才来到实验区里面的医院、诊所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这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