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网站报道,香港特区财政预算案早前提出需200亿元(港币,下同),购买私人物业提供社会福利设施。据香港劳工及福利局3日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披露,特区政府将分3年在全港18区购置物业,营运158个设施,首批或最快2020年底运作。
香港特区政府3日向立法会交代200亿元购置物业营运社会福利设施的计划,将分3年在全港18区“入市”买物业,营运158个设施,包括48间长者邻舍中心、28间幼儿中心、15间长者日间护理中心等。不过,交件没有交代确切的选址。
而18区中“入市”最多的分区,是元朗、沙田及油尖旺区,各增设15及14个社会福利设施。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计划7月向财委会申请拨款,2020年第1季度开始购置首批物业,或最快2020年底开始运作。最后一批物业大概于2023年第1季度购置,2023年底至2024年初投入服务。
当局强调,计划涉及的总楼面面积,只是略多于2018年非住宅物业楼宇总存量的0.1%,对物业市场不会构成重大影响。
领命出征!内地援港抗疫专家组抵港 4人均来自广东
广州南站迎节后返程高峰 10条夜班公交线路通宵“兜底”
南海之滨秒变冰天雪地——探秘深圳最大冰雪室内场馆
再见,广州王府井百货
中科院院士毛军发出任深圳大学校长
短信邀请 自助秒批 测试提速 深圳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