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言的主题是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三个税区、三个法律管辖区,三个货币是粤港澳湾区最大的潜力所在,动力所在,特色所在。
目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已具备通车和使用条件;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则将于今年 9 月 23 日正式开始运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正助推大湾区的发展,但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每一个变化都与我们本地居民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目前,大湾区哪些值得关注的便民利民措施呢?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成为国家经济实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跨境联动最紧密的区域之一,而规模宏大的大湾区建设更是为区域内金融机构带来了更多前所未有的重大金融机遇。
梁维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即将出台,这将有助于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动,有利于澳门居民、企业融入大湾区。相信未来政策会向着更包容、更开放的方向推进。
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就像旧金山湾区一样,有很好的大学、工程技术人员,而且有发达的金融市场,整个湾区之间的大学和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有相似之处,而且也是有利的条件。
科技、文化、人才……昨天,面对大湾区的这些热点,昨天下午的“对话粤港澳大湾区”的分论坛环节,大咖们纷纷发表见解,多角度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之路。
据悉,自去年11月惠州大亚湾与埃克森美孚签署惠州石油化工综合体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以来,双方经过多次高密度的交流磋商,取得良好进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5日在香港出席一个讲座时,谈及特区政府近年来主要从五方面,服务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