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成立以来,三地合作的领域日益拓展,层次不断提升,内容多元丰富,发展前景广阔。随著国家迈进新时代,开创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正是“水到渠成”。
港珠澳大桥开通在即、伶仃洋大桥主墩桩基开钻、广深港高铁香港段9月23日正式运营。
短短的40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超过总人口2200万的都市,GDP全球排名第30位。深圳和一线城市上海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这些跨境基建布局非常完善,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过基建的联系,有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18年9月20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高峰论坛暨青年人才发展报告启动礼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立方匯HEXCUBES孵化器举行。
《报告》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搭建高层次决策机制和政策协调机制,以实现全球科创、金融、产业和人才等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集聚。
张璐表示:“我自己对于世界各地湾区、对于硅谷的观察以及我对香港创新性发展的认知,我个人对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抱以巨大的期待。”
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虎门二桥也将在明年5月建成通车,深中通道建设如火如荼。随着连接珠江口东西岸的多座跨江跨海大桥相继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基本实现“一小时”经济圈目标。
在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共享新时代机遇”的平行论坛上,与会嘉宾和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可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进一步深化莞港产业合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机遇,共谋新发展,9月21日上午,2018年莞港产业合作联合推介会在香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