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分娩床位供不应求,公立医院要落闸停收内地孕妇。一名怀三胞胎的港人内地妻子,5日控诉怀胎至今3个月仍未能预订公、私营产科胁位,担心影响妻子及胎儿健康,要求当局协助。丈夫不满私家医院指其妻是高危孕妇而拒收,打算上街游行抗议。关怀香港召集人郭家麒批评,香港特区政府一刀切限制内地孕妇来港产子政策,是歧视港人内地妻子。
香港研究协会一项调查指,近八成受访市民认为内地居民自由行对促进香港零售业、旅游业及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五成六市民认为自由行对香港市民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主要包括货品及服务价格被抢高。研究协会认为,对于内地自由行旅客来港消费所衍生的资源分配问题,政府应予以全面政策配套。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早前预计本月底订出明年龙年内地产妇分娩数目,但至昨日,该局仍未交出具体数字。据悉,该局与私家医院仍就内地与本地产妇数目计算方式进行“拉锯”,令最终方案要拖至下月中旬才可公布。
香港特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30日表示,目前正与公营及私营医院,讨论明年可接收多少内地孕妇,当局会于6月中左右,公布私家医院明年接受内地孕妇的数目。
内地孕妇涌港产子“逼爆”香港公立医院产科部门,消息称,医院管理局继早前停收今年内地孕妇预约后,拟大幅减收明年内地孕妇分娩名额,由1万个大减至3,000多个,其中广华、屯门及韦尔斯亲王三所医院明年更会拒收内地孕妇预约。
内地产妇蜂拥来港生仔,造就香港专责照顾产妇及初生婴儿的专业陪月员愈来愈吃香。早前有机构向陪月员进行调查,发现在百多名受访陪月员当中,有八成受访者认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只有一成多受访者认为政府有足够支持。另外,普遍陪月员认为收入可观但不稳定。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本月底前将公布香港明年分娩数目。当地私家医院初步无意减少分娩人数,主张继续冻结在去年的八万八千名婴儿水平,以及应交由医院自行调整本地与内地产妇分娩额;其中香港仁安医院明年将减收一成内地产妇。私家医院联会也建议与香港医院管理局计算机系统挂钩,以确保产妇无双重登记。
香港特区政府署理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梁卓伟11日接受立法会质询时表示,该局将致力打击个别产科医生与中介公司之间的不正当、不专业的合作,杜绝从中牟利、扰乱产科服务正常秩序的情况出现。
香港署理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梁卓伟表示,目前香港公立医院按本地合资格人士及非合资格人士分类的收费方式行之有效,目前不会有额外收费。
香港多个团体趁母亲节发起活动,有当地的社会团体代表和数名怀孕港人内地妻子合共约二十人,对香港医管局和食物及卫生局早前宣布停止非本地孕妇预约今年在公立医院分娩服务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