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受水银污染中成药需回收。卫生署发言人昨日表示,当局於本月2日从持牌中成药製造商恒昌隆药品有限公司,抽取恒昌隆髮宝(註册编号:HKP-03637)作化验,当时发现该批次药物的水银含量為上限约12倍后,已即时指令回收;
香港卫生署16日再指令恒昌隆从市面回收同一中成药的所有批次,因为其中两个批次(批次编号:261383及 030784)的水银含量同样被发现超出限量。
受到内地居民追捧的“港版”药品有两种,一是香港常备保健药品,亦是跨境水客走私的热门货品;二是治疗罕见病、肿瘤、癌症等病特效药,因在香港上市的品种多,加之动辄上千近万元的两地差价,吸引内地患者赴港买药。
据中新社报道,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将粤港「一签多行」政策从技术层面进行适度调整,拟对3类旅客限制签注,相关措施正在进一步落实和实施中。
多种1元超笋价货品一如以往成為市民疯抢对象,当中包括被视為「全场最有噱头」的「一铲花胶」、手掌般大的鲍鱼,及特级官燕盏等,旋即售罄。
新修订《商品说明条例》生效不足1个月,海关截至本月12日,已收到290宗投诉,并透过「放蛇」侦破3个流动参茸海味档,涉嫌以误导性遗漏方式,误导消费者以「两」计价的货物是以「斤」计算,再诱使消费者「碌卡」买贵货。
同一种药,香港药房竟然比北京医院便宜了近万元,相比去香港辛辛苦苦的背奶粉,看来去香港买药才是省钱“王道”。至于香港的药品为何会比内地便宜这么多,原因似乎也是地球人都知道。
深圳沙头角海关近期查获1宗香港旅客违规超量携带黄金、白银类饰品制品出境案,共643.2克,以及银项链、银手链、银吊坠等白银饰品共250.1克,目前该案已移交缉私部门处理。
受强台风“尤特”影响,13号、14号香港国泰航班按原定时间运作。香港新闻网建议旅客出发机场前,浏览国泰航空网站,查阅最新航班资讯。
蛊惑走私集团利用电热水器模型偷运私烟,从内地运抵观塘一幢工厦单位后,打算迅速拆运出售,海关昨掩至工厦捣破该包装中心,在95个假电热水器内,检获130万支私烟,市值3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