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广州7月9日消息(记者郑澍 通讯员赵雪峰)番禺区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将其作为全区中心工作之一,连续两年列为区民生十件实事,全面推行河长湖长制,并实行书记责任制,由书记任总河长。今年番禺区牢牢把握以“控源、截污、清淤、调水、管理”为方针,进一步完善河长制机制,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参与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河长制抓细抓实。49条黑臭河涌,全部由区委、区政府领导担任区级河长,区人大把黑臭河涌治理作为一号议案进行督办,区纪委抽调11名业务骨干组成两个专项巡察组,开展专项巡察,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推动治水工作落实。
番禺区通过开展“四洗”、“五清” 联合执法行动,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黑臭河涌治理初见成效。去年以来,共出动人员98426人次,对辖区206条河涌及其支涌流域范围内开展“洗楼”行动,拆除违法建设面积约36.24万平方米,初步排查出涉嫌为“散乱污”企业的污染源2478个,清除2366个。全区1773个排污口已完成整治884个,全区39953个检查井已全部完成核查工作。全部河涌落实保洁力量开展日常保洁,每月清理河道垃圾约1260吨。
下一步,番禺区将通过加快工程推进、狠抓污染源查控、加强污水系统运营管理、加强各级河长精细化管理,进一步进一步改善河涌水质。已基本完成截污施工的河涌尽快通水运行,并抓紧推进管网铺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落实应急处理措施,解决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和部分区域满管运行问题;扎实开展“四洗五清”行动,持续高压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工作,年底前完成59个小区污水接驳及剩余排水口整治、排水管线结构性缺陷修复工作;完善现有河涌保洁、垃圾清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通过分阶段引水、联合引水和增加引水次数等方式,进行精准调水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