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民生

2035年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高教共同体

2018-07-11 林洁 来源: 中青在线 阅读: -

QQ截图20180711111059.jpg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洁)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将共同打造“高教共同体”。在7月9日举行的粤港澳高校联盟2018年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上,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透露,计划到2035年,基本构建起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基本建成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国际教育示范区,提升大湾区在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同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专责机构。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教育行政部门紧密合作,推动并支持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和艺术发展联盟等机构,为粤港澳高校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三地高校本科合作项目接近190项,广东高校国际及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立项建设平台78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首批立项建设5家实验室,另外还建有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深港产学研基地、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深圳虚拟大学园区等合作基地。


接下来,广东省将以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度整合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大力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协议,鼓励大湾区有条件的地市引进港澳高水平高校,积极构建粤港澳高校集群发展的新机制。


QQ截图20180711111118.jpg


QQ截图20180711111122.jpg


广东省教育厅鼓励粤港澳高校联盟高校建立各类专业联盟,成立特定课程的认定委员会,促进专业认证、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学科竞赛、教师交流、联合科研攻关、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等合作。支持区内高校人才流动,实施高校科研骨干互访计划,鼓励区内高校互派科研人员,实施优秀教师访学交流机会,支持高校互派教师、互聘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互聘专家担任学术带头人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交流合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作为人才的蓄水池和创新思维聚集的思想高地,高校需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基础支撑和动力引领作用,为大湾区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刘锦表示,教育部将继续支持粤港澳高校联盟,为联盟开展三地高校教育交流深度合作提供更多的政策便利。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使粤港澳三地联动融合再次升级,提升三地高等教育的办学品质是大湾区建设的必然趋势,希望三地政府能够携手提供实质资源,搭建更完善更系统化的平台,为粤港澳高校联盟日后的茁壮发展提供更多的阳光与雨露。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主任苏朝晖说,粤港澳高校联盟的高校有广泛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基础,盼望粤港澳三地高校在课程合作、科研合作、学术合作等方面继续展开深度互动,共同培养新一代人才。


本次论坛的28所联盟成员高校代表,分别就聚焦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合作与加快推进粤港澳高校的科技创新合作等展开讨论。此外,本次论坛还举行了粤港澳超算联盟创盟揭牌,该联盟旨在汇集粤港澳超算应用机构,深化三地的超算应用交流和合作研究,携手打造“粤港澳超算资源共享圈”。


编辑:晓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