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上发表演讲,与来自粤港澳的政商代表就大湾区融合议题进行深入探讨。香港媒体纷纷报道指出,香港应把握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进一步带动香港经济发展,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不断提升香港创新竞争力
本届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 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论坛发布了三大学术报告:《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新兴经济体报告》《亚洲竞争力报告》。
去年,中国香港以突出的商业行政效率竞争力、发达的基础设施状况、整体经济活力以及较强的社会发展水平,连续四年在亚洲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二。但相对而言,香港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排名靠后,要建立真正的创新驱动经济体,仍需改善高等教育与创新能力。
作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香港拥有高效、稳定和值得信赖的营商环境和金融市场,尤其是企业开办和注销非常便利,在亚太地区37个经济体中商业行政效率竞争力列第二位。香港人口密度大,但基础设施状况却十分发达,该项得分仅次于巴林,列第二位。香港2017年度整体经济活力排名第二,维持其2016年度水平。香港拥有控制疾病和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成熟经验,在社会治安方面也表现优良,居第四位。
不过,在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方面,香港排名第九,相比2016年度上升了一位,但与其他指标排名相比仍相对靠后,表明为建立真正的创新驱动经济体,香港仍需改善高等教育和创新能力。
探讨大湾区如何有效融合
湾区经济是世界经济版图的新亮点,以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为代表,湾区经济带既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又是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中国的湾区经济带最具潜力者莫过于粤港澳大湾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上,林郑月娥与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南丰集团CEO梁锦松一起,探讨大湾区如何有效融合。
林郑月娥指出,无论在创新还是联系方面,香港都可以为大湾区作出重要贡献。首先,“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优势。粤港澳三地会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打造新的增长点。第二,香港拥有自己的经济、社会制度,自由开放的市场,优良的法治传统以及跟国际标准高度接轨的营商环境,可以将国际企业引进大湾区,并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第三,本届特区政府力求创新,先后成立了行政长官创新发展顾问团,大力度推动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在联系方面,香港拥有全球货运第一、客运第三的国际机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5所全球100强的大学,正在快速冒起的文化艺术枢纽和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各方面的连通。这些都能助力大湾区的建设。
香港多家媒体也纷纷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认为香港应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使大湾区建设推动香港经济发展。香港《经济日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即将出台,其中包括香港在内的两个特区和9个内地城市,宜把握机遇,发挥固有优势,克服新挑战,才能带动区内经济转型,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新引擎。
香港《商报》发文指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目前,中央正在推出系列重大措施支持香港,包括大湾区发展规划很快会出台实施;更多支持香港、便利港人在内地工作和生活的政策措施亦将陆续推出。这显示了国家对港的重视和关爱,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也在加紧调试,多项跨境基建在完善,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正向香港扑面而来。文章认为,香港迎来三大机遇:即新时代改革开放为香港提供了时代机遇和战略机遇,大湾区建设为香港提供了战略支撑和重要平台,建设创新型国家为香港创建“新优势、新中心”提供了不竭动力。香港应把握机遇,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涉及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
尽管大湾区机遇多,但挑战也不少。大湾区涉及两个制度、三个关税区和三个法律区域,如何协调产生协同效应,让各地发挥所长,是一个重大考验。
在大湾区的11个城市中,两区9市都有其特质,如香港是法治和金融中心,深圳是创科研发中心,广州是创科生产中心。香港媒体分析指出,既然创科是大湾区的核心发展重点,香港缺创科人才和土地,深圳多独角兽企业,香港发挥其固有优势,帮助独角兽企业上市集资,而中央可将河套区作为先行先试的试点,促进港深创科合作,成功后再推广到其他城市。
香港媒体报道进一步认为,大湾区充满机遇和挑战,港澳和其他9市宜改变思维,以竞争促成合作,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带动区内经济出现质量齐飞。
有社评称,大湾区需要中央政府统筹政策,协调不同城市的分工,但真正需要的是大湾区各城、市政府与民间在思维上的转变。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要建成世界级的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是其他大湾区没有的障碍,但粤港澳地区所拥有的优势也是不可比拟的,深交所和港交所每年的新股IPO上市数量,远高于纽约与东京湾区,如何做到连接优势则可以做到锦上添花。世界一百强大学数量,粤港地区拥有四所,东京和纽约湾区分别只有两所,香港的两所大学已经分别在珠海和深圳设立分校,但在科研方面,则缺乏分享资讯与成果的平台,要转变思维促进联系。
香港《文汇报》指出,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今年即将通车,香港与珠三角将可实现一小时生活圈。香港人应该抓紧祖国发展的巨大机遇,青年人可藉此贡献祖国、成就事业;长者可拓阔空间,改善退休生活水平,真真正正“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