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交通

风口之上:港珠澳大桥会带来什么

2016-10-31 潘晓晨 吴帆 曹丹龄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QQ截图20180115150157.jpg


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正式贯通。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100多年前,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拉采尔曾说: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在珠江口,港珠澳大桥正散发出强大的“力场”。


于珠海而言,港珠澳大桥让珠海站到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策略。港珠澳大桥将珠港两地的时间距离缩短为30分钟,让珠海成为内地**一座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成为珠江西岸的枢纽城市。


跳出珠海,这座大桥改变了粤港澳的空间格局,加深了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了交通便利。这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桥未来的通车,对珠海的城市、交通、人口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苦练内功、提前谋划应对相关挑战,港珠澳大桥也有可能沦为一条“过道”并“虹吸”珠海自身的相关发展资源,并对土地价格、房地产市场等带来负面影响。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面对机遇和挑战,珠海已经明确方向,要进一步做好大桥建成通车后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和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抓紧规划建设直通粤西的高速公路大通道,真正做到内联外通,增强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要切实防止出现产业没发展起来、房价涨起来、成本高起来的局面,坚定不移发展制造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今年9月,港珠澳大桥主桥贯通;10月,海底隧道与东端人工岛的成功对接;明年上半年,海底隧道将全面建成……珠江口上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进展不断。不出意外的话,这座“世纪工程”2017年有望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区域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者新的骄傲。这个了不起的交通工程,将如何改变珠三角城市群?将给珠海这座珠江西岸**城市带来什么?……正在珠江口发生的变革,折射出超级城市群崛起背后一道意义深远的开放命题。


1 全新的格局


一座跨海大桥承载了什么


珠海年近九旬的抗战老兵李广成有一个特别的愿望:去一趟港珠澳大桥。在他的心中,这座大桥承载了心中的强国梦。而对于珠海而言,这座大桥承载城市崛起的希望,为区域的发展带来战略性的机遇。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打通香港与珠海连接的通道,使珠江口路网格局发生质的改变,由原来的“A”字型转变为“△”字型。特别是使香港由原来只能经由深圳联系内地单通道格局,变成现在连接深圳、珠海的双通道交通格局。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院长李兴华认为,巨型跨海交通工程建设一般能够改变相关区域的时空关系,从而带来区位结构、社会特征及经济活动质的调整和跨越,“港珠澳大桥将扮演重塑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重要角色”。


港珠澳大桥将使珠海的交通区位、城市发展、产业提升等迎来“脱胎换骨”的彻底转变,其发展战略、路网布局与调整、产业布局与优化、人口规模与政策等方面都将站在新的高度去谋划和推动,从而使“珠江口西岸**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同时,这座大桥还被赋予了促进粤港澳深度融合、维护港澳繁荣稳定的历史使命。由于大桥带来的空间格局变化,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联系更加紧密,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高密度的港口、机场、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贯通连接成为畅顺对接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极大促进了沿线经济要素的流动,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对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这座大桥同样会深度影响中国的开放发展大局。


今年3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泛珠三角区域要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携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内强腹地,外接东盟,重塑周边经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依托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崛起,不仅推动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快,而且其产业要素将加速通达北部湾和南宁等地,形成面向东盟的海陆国际大通道,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枢纽。


2 珠海的机遇


当**城市遇上大桥效应


《超级版图》作者帕拉格·康纳还记得两年前在珠三角旅行的情景:从广州开始,经过中山到达珠海和澳门,然后往北向东经过香港、深圳和东莞。在帕拉格·康纳眼里,一个“通过结合城市化、经济特区以及创新来打造作为创新和发展支撑的超级城市”正在这里崛起。


如今,帕拉格·康纳如果造访珠三角,可以选择从港珠澳大桥开始旅途。港珠澳大桥正在以一种集聚世界目光的姿态,打通珠三角西岸地区与港澳紧密融合的“黄金通道”。


摊开珠三角地图,奔涌的珠江把东西两岸隔开。珠三角东岸利用香港这一窗口大量引入香港和境外的资金、贸易、技术、运输、管理和市场等,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尤其以深圳、东莞最为突出。伴随着港珠澳大桥未来的通车,珠三角超级城市群迎来经济和产业版图重构的关键节点。


作为珠江西岸**城市的珠海,恰恰站在珠三角超级城市群互联互通的网络节点之上。


从外部交通看,港珠澳大桥从根本上改变了珠海在全国交通路网布局中长期处于边缘的地位,使珠海成为大珠三角网络型交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香港、珠江口西岸城市、广东省西部地区的枢纽性城市。这也会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从而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而在珠海内部,由于港珠澳大桥配套交通设施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完善珠海交通运输网络、城市空间结构。过去,珠海城市空间是一种单中心结构,西部地区的发展长期滞后。而随着港珠澳大桥及其延长线的建设,珠海的城市空间正由单中心聚集,向集聚与扩散并存、内涵提高与外延拓展并重转变,形成珠海新的城市格局。


从内到外的城市格局之变,**在于开放创新。在开放中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为珠海带来全新的产业变革。


生产性服务业的窗口,正在向珠海打开。珠海可以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与澳门的充分对接,把香港的法律、物流、金融、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专才吸引到珠海来,并以珠海作为基地,抓住珠西地区乃至粤西地区的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并与珠三角地区实现无缝对接的良好机遇。


在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看来,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优质的教育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资本还有外溢的空间,因此,珠海的物流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都将迎来重大机遇。


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的另一扇窗口,也在向珠海打开。作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之一,珠海已初步形成“海陆空+智能制造”的“3+1”特色产业格局。当珠西装备制造产业带遇上港珠澳大桥,当珠海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与沿着港珠澳大桥奔涌而至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快速对接,将迸发出多大的产业能量?这样的未来,让人怦然心动。


3 未来的挑战


开放“桥头堡”如何抢占风口


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桥通车后,珠海区位优势显著提升,客观上带来珠海楼市的繁荣。但这却可能给珠海带来挑战——产业没发展起来、房价涨起来、成本高起来了。


面对这个风险,作为珠江西岸**城市、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龙头,珠海必须坚定不移发展制造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据介绍,港珠澳大桥给珠海带来的经济效应有三种可能——通道经济,不仅不产生效益,反而将珠海的生产要素裹挟走;客栈经济,在珠海打个尖儿,留点茶水钱;桥头堡经济,大桥带来的效益落地珠海,珠海成为南来北往的汇聚点。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林江认为,任何交通的发展都有两面性,一方面可能促进要素集聚,另一方面也可能促进要素流失。如果珠海没有充分利用好港珠澳大桥的机遇,它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而要想发展桥头堡经济,珠海就要做好大桥建成通车后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和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同时,要扩展珠海的经济腹地,抓紧规划建设直通粤西的高速公路大通道,真正做到内联外通,增强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在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势必会增加珠海的人流和车流压力,作为大桥第一承接带的拱北、南湾地区将首当其冲。“如果对大桥诱发的交通流不能很好地引导及组织疏导,将会对珠海主城区特别是环澳门地区的交通产生压力。”珠海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港珠澳大桥跨海飞架之时,深中通道也顺利推进。后者连通了珠三角东西两岸,又无通关障碍,可以预见,它将承载起巨大的人流和物流。以致有人担忧:两座大桥会不会形成竞争,深中通道会不会使珠海再度边缘化?


广州地理研究所人文与区域研究部副主任吴旗韬认为,港珠澳大桥更强调对接香港,发挥香港对于珠江口西岸的带动作用;深中通道则着重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圈。两条跨海通道相叠加,将产生互动效应,对于提升整个地区的交通区位都大有裨益。


广东期待珠海激发“桥头堡”的发展能量,中国期待珠三角证明开放经济的创新能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港珠澳大桥未来的通车,将共同形成一股澎湃动力,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以及它所依托的珠三角超级城市群,推到了一个更加开放、深化合作的新格局。


■专家圆桌


把握大桥机遇,珠海如何发力


作为连接港澳与内地的交通枢纽,珠海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在享受大桥效应时有着天然优势。然而,如若珠海不能提前谋划,仍有可能陷入“通道经济”“客栈经济”的窘境,从而错失一个战略机遇。


那么,珠海应该如何谋划好大桥建成通车后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和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做到内联外通,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大学(深圳)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顾正江、广东省产业规划发展研究院科研部部长钟卫国、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三位专家,他们对此建言献策。


城市空间


重新审视南湾片区战略定位


记者: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珠海的城市空间发展带来的机遇,未来应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顾正江: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会形成一个大桥经济带,从而对城市的空间布局提出挑战,我认为应该关注三个方面。


珠澳口岸人工岛。珠澳口岸人工岛是大桥在珠海的第一个落脚点,从规划看,已经预留了一定的旅游、商业空间。但是,香港口岸人工岛也同样有类似的规划。那么,珠海就应该试图推进与港澳的协调错位,对具体功能、客群定位、商业层次都要有一个协商调整。


南湾片区。大桥珠海延长线落脚点在南湾和横琴,横琴的规划是新的,但是南湾的规划考虑还不是很充分,原来的一些工业用地改为房地产用地,有点无序发展的意思。珠海应当重新审视南湾片区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新区位条件下的长远定位,对土地出让、空间安排,要有具体的策略。


大桥西延线发展走廊。随着港珠澳大桥配套交通工程建设,在珠海西区,会形成一个大桥沿线发展走廊,在一些衔接节点的地方,要优先控制土地出让,做战略性安排。


产业布局


建设港澳服务业外溢中心


记者:在产业发展上,应该如何利用好港珠澳大桥带来的机遇?


钟卫国:珠海的产业布局要重点关注三大块。


第一,横琴。横琴着重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并促进文化科教、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来看,已经形成了不少成果,但是档次还可以再提升,配套还要再完善。要利用好横琴的金融支撑,为珠海其它片区的发展服务。


第二,主城区。主城区要结合旧城改造,提升现有服务业水平。要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结合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这一点也适用于高新区。


第三,西部地区。在服务业方面,珠海西区可以发展航运物流、会展博览,同时,结合温泉资源和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当然,西区的重头产业还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珠海制造业的功能,将更多地向西部集聚,重点产业包括航空装备、临港装备、石化上下游、电子信息、新能源。同时,西部各组团之间,也要有明确的错位分工,相互支撑促进。


孙不熟: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是香港制造业转移的中心,那么今天的珠海将有机会成为港澳服务业外溢中心。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内地对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暂时调整有关行政审批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决定》,内地进一步向港澳服务业降低审批和准入门槛,有些开放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以此为契机,粤港澳之间可能正在迎来一次全新的产业转移浪潮,未来就看谁能抓住这个机遇。和临近港澳的其他城市相比,珠海的优势是宜居、成本相对较低、产业与人口的容纳空间大。服务业的**要素不是机器和厂房,而是人本身,所以宜居、置业成本低是重要的加分项。过去,因为没有港珠澳大桥,这些优势也无处施展,现在有了港珠澳大桥,港珠澳成为一小时生活圈,两地人员的通勤可以当天往返,珠海在地理位置上相对深圳的弱势地位大为改善,这对港澳服务业人才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交通配套


大力发展中运量公共交通


记者:港珠澳大桥奠定了珠海的交通枢纽地位,但要真正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还需如何加快配套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顾正江:第一,要建设港珠澳大桥与深中通道的衔接走廊。港珠澳大桥主要是连接香港资源,从人流、货流量看,深中通道可能会更繁忙。珠海要建立起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之间的纵向通道。


第二,港珠澳大桥西延线走廊地区,要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西部中心城区、高栏港、航空产业园、生物医药基地等,要尽快实现与港珠澳大桥西部延长线的对接。


第三,大力发展中运量公共交通。大桥通车后,南湾、横琴片区的交通枢纽职能会逐步强化,会吸引其它片区的人流物流,这就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的运力,否则会造成地面机动车交通的严重拥堵。以珠海城市规模而言,地铁、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都可以考虑。


编辑:晓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