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湾区

多地人才政策成效显现 扎根大湾区 孔雀开彩屏

2018-01-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阅读: -




近日,本报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揽才的,重点梳理了这些城市现行的人才政策(详见1月3日本报10版《广东新闻》)。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城市近年来持续地向人才抛出橄榄枝,都引来了哪些金凤凰?又结出哪些硕果呢?


深圳:“孔雀计划”引254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记者了解到,深圳今后着力建设高水平的人才载体,建设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十大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实验室和十大深圳海外创新中心。以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为例,为引进全球顶尖创新团队,对于符合条件的诺贝尔奖科学家来深组建实验室,市政府给予最高1亿元的建设资助。截至去年10月,深圳市已授牌4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2011年,深圳开始实施“孔雀计划”,在若干重点领域引进并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创业创新。截至2017年10月,深圳已引进86个孔雀团队、254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人才故事:


如今,在深圳一些交通繁忙的路口,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一一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通过视觉芯片技术,可准确识别路人的面部特征,找到指定目标。这一幕并非电影中的场景,而是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陈宁率领团队打造的“云天深目”系统,而这支海归博士团队也曾入选深圳市“2015年孔雀团队”。


“云天深目”系统有什么用?举个简单的例子,2017年初,深圳龙岗一个3岁幼童被拐走,警方利用“云天深目”动态人脸识别系统,仅15个小时就抓获了嫌疑人并找回孩子。可以说,有了这个系统,失踪儿童的悲剧将大大减少。


佛山:智能机械智能装备孵化中心落户


去年6月22日,中峪智能机械智能装备孵化中心落户南海大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颖将带团队入驻与中集集团、中峪智能联合开发用于薄板的半导体激光切割机。


同年11月,2017年佛山市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结果公布,佛科院柔性引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水文水资源和海绵城市专家王浩,将开展“河道淤泥原位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另外,佛山市科之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聘请的美国工程院院士孙勇奎将进行“新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佛山大健康产业发展。


人物故事:


被认定为“佛山市2017年第三季度重点产业人才”B类人才的邓耀华,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在南海桂城成立世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专注智能装备与智能化制造系统研发。短短一年多便拥有多项专利,包括去年5月的“一种智能上下料的裁切系统”,采用机器人技术并与工厂的控制系统对接,可以极大提升工厂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南海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


中山: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700家


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中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仅有219家;2015年,高企总数实现第一个翻番增长,达到427家;2016年,总数达882家;2017年,总数预计将超过1700家,全省排第五。


据悉,高新企业的培育是中山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近年来,中山市高企实现数量与质量“双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据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2017年前11个月,中山市高企的净利润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人才故事:


夏瑜,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几家著名生物制药公司工作过。


2012年,夏瑜和自己的团队来到中山这座对他们来说相对陌生的南方小城创业。一晃五年过去了,夏瑜创办的康方生物已从一粒“小种子”长成为“大树”,取得让人欣喜的成绩。


“坦率地讲,来了中山以后,很快就被这里的环境、服务所打动,感觉这里诚意十足。”夏瑜说。


珠海: 引人才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


珠海也通过人才政策引进了不少人才。其中引进的崔岩博士创立了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推高至国家战略层面。去年6月1日,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合作项目签约,合作设立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亚洲第一家分支机构——珠海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研究院。


人才故事:


张云飞是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珠海市高层次人才(一级),中组部第十一批“千人计划”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


“在玩了多年模型之后,有一天我突然想,能不能将这些模型应用在商业用途,让这些船模型成为更加强大更加智能的机器?”张云飞谈到创业动机时如是说。从2010年公司成立至今,张云飞带领着他的团队,已将年少时的船模用科学技术武装成熟,成功地推出一系列全自动环保无人船,水质采样监测、暗管探测以及应用到水下测量测绘、海洋勘测等领域的智能无人船。


现在,云洲智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无人船平台已广泛应用到全国各地,在环保水质监测、暗管探测、水下地形地貌测绘、安防及海洋探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东莞: 高端人才和产业深度融合出效益


东莞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重点产业和领域,展开招才引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东莞的高端人才,71%集中在企业,他们带来了一大批优质项目和高端技术,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人才和产业的深度融合。


东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30个省市创新科研团队的摸底调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这些创新科研团队实现产业化的项目10个,进入市场化阶段的14个,为用人单位创造销售收入约25亿元,缴纳税额约9300多万元。


人才故事:


“激光是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亮的光’。”只要谈起激光,海归博士肖磊总是热情洋溢。作为东莞市引进的第六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肖磊2015年5月来到松山湖担任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激光事业部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肖磊率领的团队已陆续推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智能精密加工设备。截至目前,在激光加工技术及装备制造技术领域,肖磊带领的团队创造了多达156件专利。他成立的激光研究中心在今年被评为东莞市激光重点实验室。


“放眼全球,激光应用技术的主要市场还是在中国,回国能够成就自己激光应用事业的舞台,释放更多的能量。”肖磊说,除了感恩之外,这也是他选择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至于选择东莞,肖磊表示:“激光应用技术需要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而智能制造重镇东莞恰恰在激光应用第一线,这样为像我这样的激光应用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而且东莞市出台了一系列高端人才政策,对人才也很有吸引力。”


编辑:晓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