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与城市融合指数报告正式发布

2017-11-10 南方网 来源:南方网 阅读:347

1.jpg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粤港澳大湾区在探索中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所肩负的使命;而城市融合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11月9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校区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与城市融合指数报告》发布会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揭牌仪式。


  据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指数报告》基于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旅游开放度、对外接待能力等维度的指标,对2010-2015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行了测度。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对外开放水平稳中有升,并且在国内处于引领地位,比较优势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对外开放指数排名前四位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受益于广东自贸区建设等有利因素,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指数报告》基于要素市场融合、产业增长融合、对外开放融合、城市配套融合、协同机制融合五个维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对2003-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测度。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呈现“整体融合提升、硬件融合领先、软件融合滞后、区域融合分化、融合差距收敛”特点。从整体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从城市分布看,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城市的融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的融合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性。从五个融合发展分项指数变化趋势来看,城市之间要素市场融合发展进步显著,产业增长融合发展进展明显,城市配套融合发展积极向好,对外开放融合发展波动中提高,协同机制融合发展缓慢改善,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融合发展并不均匀,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等硬件的对接要相对领先于软件的对接。


本次发布会还举行了广东省港澳办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揭牌仪式。记者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包括:紧密跟踪和研究国际一流湾区的发展,培养服务湾区建设的国际化人才,建设独具特色的湾区交流发布平台,建设面向国际的湾区信息资料库,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将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宗旨,秉承“全球视野、紧跟前沿、服务大湾区”的理念,以跨学科、多专业、全方位视角,汇聚政、产、学、研、媒、商等多种资源,致力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研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智力支持、咨询服务理论支撑,努力成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智库。


编辑:阿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