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湾区

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宏观战略下的两种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2017-10-02 东莞经济网 来源:东莞经济网 阅读: -

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区别归根结底可以理解为: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国家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继提出了建设雄安新区和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奠定了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这两种发展模式背后基于两地不一样的经济发展基础与条件,其内涵各具特色。它们的发展建设将对未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意义的影响。对此《东莞经济》就两者间的的区别和联系采访了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张捷,详细内容如下:


01《东莞经济》:对于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的不同背景,请问您有何看法?


张捷:两者设立的背景是不一样的。雄安新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考虑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作为首都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资源环境约束方面过大的压力。由于这里人口过于集中,各种非首都功能也集中在此,造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困境。在这种困境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发展出路。雄安新区的设立就正好是一个极具经济意义的发展规划及战略。


通过采取这样的一个政策,把北京非首都的功能复制到合适的地方,以求达成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创造这样一个首都的副中心,来缓解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而雄安新区是在这样的政府规划下,靠一种行政力量来做出决策的,所以在这样背景下带有一些被动的性质。



反观粤港澳大湾区,则不同于以上的情况。这个地区它既没有北京那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同时这里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环境问题。它的发展更多是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内在需求。


外向型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地区经济一体化来更好推动。实际上,无论是广东亦或是香港澳门,外向型经济发展到现在,它必须要有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不管是在产业上,还是在外贸方式的方面,转型升级都迫在眉睫。例如香港,如果它单单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发展,最后的效果是不太明显的。它必须和自己的经济腹地,联合广东珠三角或更广阔的范围一起进行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很好的效果。这是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到的今天,对整个地区实施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一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意义和雄安的不一样。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是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的新经济的要求;而雄安新区的建设更多的是,资源环境的压力迫使它出现了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实施资源的重新配置,或者是实行行政方面的一种配置。


两者间也有一些相同的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群体之间通过经济合作来实现自己更好的转型升级的一种方式。但对于二者的背景来看,还是存在极大的差异。



02《东莞经济》:除了两者的背景外,对比两者在意义,功能和定位等方面的差异,是否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对此的见解?


张捷:确实,它们的意义,功能以及定位方面也是存在差异的。就意义方面来讲,雄安新区主要作为国家战略,运用行政力量去规划的。主要的驱动力量是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财政投资。它从策划到投资的整个过程都是由中央政府或者是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和促进,也许以后这也会利用到市场机制上,可是暂时市场机制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


而粤港澳地区则不同,这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仅只依靠行政力量去驱动,因为双方的体制是不一样的。港澳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两种不同的体制,不可能依靠一种行政手段去推动,从而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现在的主要推动力量主要靠市场内在的发展趋势去配置资源,这个时候需要把一些阻碍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行政规制去掉,而不是建立更多的行政规制去约束它的发展。



在这一点上,雄安新区则截然相反,它恰恰是通过行政手段去实现的,反而市场经济有可能破坏这个局面。比如从雄安新区规划公布的第一天起,就禁止了在那片土地上进行任何的房地产买卖,同时也宣布这个地方不能实行市场化的交易,不再建商品房。这基本是靠一种非市场的规制来达成目的。而粤港澳大湾区不可能通过这个方式来实行,因为我们这边更需要减少规制,使资源流动起来,通过市场机制去配置它,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的。


所以,这两种驱动机制不能评价说孰好孰坏,因为他它们的目的、背景、定位都不是完全一样,甚至两者的基础条件也不是完全一样。


编辑:阿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