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香港天空出现绝美夕阳,橘红色天幕与桥索交织,宛如一颗「扁扁的咸蛋黄」高挂暮色中。天文台近日在Facebook专页分享网民于11月9日拍摄的青马大桥夕阳美拍,并以生动比喻解构太阳为何在日落时不仅颜色橙红,更会变形为椭圆形。
天文台指出,太阳在日落时看似扁平的现象,与大气层的折射效应密切相关。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因密度不均而产生折射,使太阳的「视觉位置」较「实际位置」偏高。此效应愈接近地平线愈明显:日落时太阳底部比顶部更靠近地平线,底部折射幅度更大,导致底部视觉位置进一步抬高,整体太阳外观遂被压缩成椭圆形。
天文台官网进一步说明,大气折射会改变人们感知的日出日落时刻。由于大气层越高空越稀薄,太阳光线通过时会曲向地面,使观测者看到的太阳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因此,当太阳看似刚从地平线升起或落下时,其实际位置仍位于地平线以下。
具体而言,日出时太阳顶部光线抵达地平线的瞬间,太阳实际中心仰角平均约为-0度50分,其中大气折射贡献了-0度34分的偏移。这效应使日出提前、日落延后。以香港为例,受折射影响,日出时间约提早2分钟,日落则延后2分钟。天文台强调,官方公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已包含大气折射等因素,无需公众自行换算。
天文台帖文引发热烈回响,不少网民上传自家拍摄的夕阳照片,展现社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共鸣。透过「社区天气观测计划」,民众不仅记录美景,更深入理解背后科学原理,拉近生活与天文知识的距离。
领命出征!内地援港抗疫专家组抵港 4人均来自广东
广州南站迎节后返程高峰 10条夜班公交线路通宵“兜底”
南海之滨秒变冰天雪地——探秘深圳最大冰雪室内场馆
再见,广州王府井百货
中科院院士毛军发出任深圳大学校长
短信邀请 自助秒批 测试提速 深圳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