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海事局近日发布《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徵求意见稿)》(下称《实施方案》)、《广东省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管理办法(徵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拟实施入境港澳游艇「免担保」政策,并拟实施港澳游艇「两套牌」管理模式,指定广州南沙客运港口岸等首批6个游艇出入境口岸。
之前游艇出入境担保金动辄以百万元计,业界人士受访指出,「免担保」与明确首批游艇休閒活动水域范围,将推动粤港澳游艇政策突破,促进三地「一程多站」旅游,吸引高端跨境客流。
《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港澳游艇「两套牌」管理模式。在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实施港澳游艇办理「内地临时船舶国籍证书」,港澳游艇在指定口岸办结进口岸手续后、办理出口岸手续前,按照内地船舶管理。
每年在内地最长停留180天
《管理办法》亦明确,「临时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最长可达1年,港澳游艇在有效期内可以多次入出内地,在内地每次连续停留或每年累计停留均不得超过180天。经国务院同意,对符合条件的入境港澳游艇实行「免担保」政策。粤港澳大湾区游艇业总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游艇具有交通工具和商品货物的双重属性,之前游艇出入境担保金办理手续繁杂且金额巨大。「免担保」政策的实施,将解决行业发展一大心病,为粤港澳游艇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更坚实基础,将助力拓展三地「一程多站」旅游市场。
还值得关注的是,广东将构建港澳游艇出入境口岸和休閒活动水域的动态更新机制。首批拟指定广州南沙客运港口岸、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口岸、深圳机场码头口岸、珠海九洲港口岸、珠海万山港口岸、中山中山港口岸等6个游艇出入境口岸;而首批休閒活动水域范围包括珠江口水域和深圳湾水域。同时,将编製《港澳游艇航行指引》,推荐香港屯门口、分流角、澳门口至各口岸的多条主要航线及航法,为港澳游艇航行提供参考。
粤港澳大湾区游艇经济联合会会长方荣周表示,随着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加快落地,将促进三地「一程多站」旅游,吸引高端旅游跨境客流。譬如珠海正发展「游艇+旅游」产业,以游艇为载体、串联多个特色岛屿的旅游方式,不仅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也将带动海岛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产业升级发展。而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创新管理模式,将促进三地游艇互认互通,推动探索开发跨境游艇旅游产品。
推动大湾区水上交通一体化
华南城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常务副主席姚育宾指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通过优化流程、免担保等创新管理模式,大幅压缩港澳游艇北上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同时,明确港澳游艇可在大湾区内地九市范围内实行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度,将实质推动大湾区「水上交通网」一体化,为三地居民提供「一程多站」式旅游体验。新措施还可望推动大湾区游艇产业升级,形成「游艇+旅游」「游艇+文化」等跨界融合模式。
姚育宾认为,游艇自由行在大湾区的实施效果,将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游艇自由行提供宝贵经验。对于未来中国游艇产业走向国际,特别是中国开拓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地区的游艇市场,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据新公布的《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徵求意见稿)》(下称《实施方案》),广东将推动与港澳机制衔接,开展港澳游艇证书、驾驶人员证书技术比对认可,港澳游艇驾驶人员无需换领内地驾驶证书。同时,广东计划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签订《香港游艇入出广东工作安排》、《澳门游艇入出广东工作安排》,促成各方共同加强产业规划、政策支持、联合协作和风险防控,实现港澳游艇入出内地的规范管理。未来,港澳游艇有望直接驶入大湾区任意码头。
《实施方案》提出,粤港澳加强游艇检验协作,逐步实现游艇检验标准的统一。由港澳海事管理机构及其认可的检验机构或人员对拟进入广东参加自由行的港澳游艇开展检验,同时要求游艇按内地标准配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并出具船舶检验合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