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首页 > >

地面信号灯7日在板樟山隧道北口路段正式启用

2019-05-10 来源: 阅读: -

QQ截图20190510113941.png


7日上午7时起,市交警部门在板樟山隧道北口路段创新启用“速度引导交替放行法”。该方法通过将隧道北口车道交会处后移停止线20米、在地面加装信号灯引导车速、现场+远程调控等三招“组合拳”,最大程度减少车队停车起步时间,提升通行速度和效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9日,记者实地体验发现,板樟山隧道北口路段启用地面信号灯后,早晚高峰期进入隧道的车辆车速可以达到每小时60公里,比往日快了一倍。


记者体验:


早晚高峰期,北往南经行板樟山隧道车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南往北车速只有30公里


我市早高峰一般发生在7时至9时,晚高峰是17时至19时。


昨天7时43分,记者驾车从人民西路右拐进入迎宾大道。此时,早高峰车龙已现,前方车流已经堵到了人民西路与迎宾大道的交叉口。道路右上方的交通信息牌上显示“通过隧道大约9分钟”。


前行了8分钟后,悬架在前往柠溪方向的地下隧道口正上方的龙门架,4条车道的红绿灯正在相互交替着指引车辆缓缓前行。


越过这个红绿灯后,进入板樟山隧道的车道只有3条。其中,车辆从左边车道可以快速直接进入隧道的左车道,中间的车道和右边车道(翠微东路进入隧道口的车道)在距离隧道口约80米处出现交会点,形成一条车道连接隧道右车道。


此时,记者看到,在距离交会点20米左右,中间车道和右车道的地面分别有带色彩的信号灯,前方一块提示牌显示“按地灯指示,红‘停’绿‘行’”。现场还有两名交警正背靠背各面对一条车道指挥进入隧道的车辆“停止”或“前进”。


记者行驶在中间车道,当地面信号灯红灯亮起,车辆被现场交警拦停。20秒钟后,中间车道绿灯亮,右边车道红灯亮,中间车道车辆起步前进。由于前面没有车辆挡道,记者的车辆起步后加速前行,进入隧道后,车速已经达到每小时60公里。大约1分20秒后,车辆驶出隧道。


随后,记者驾车从迎宾大道与九洲大道交叉口掉头,由南往北驶入隧道。进入隧道后,行车速度始终只能停留在每小时30公里,车速相当于北往南行进时的一半。


当天下午5时40分,市区交通出现高峰,记者再次驾车穿越板樟山隧道。当记者从人民东路进入迎宾北路时,前方的车流堵在“公交新村”巴士站,比早高峰车龙稍微短了一点。进入隧道后,车速和早高峰一样,依然可以达到每小时60公里。回头再从南往北穿越隧道时,车速每小时40公里,比早上每小时快了10公里。


交警解说:


全国首创治堵新举措,提高通行率达6.26%


市交警支队科技设施科警官史亚斌称,这次在板樟山隧道北往南路段启用地面信号灯,引用的是“速度引导交替控制方法”,是继“分段式渐进诱导潮汐车道”之后,珠海交警在全国首创的治堵新举措。


据史亚斌介绍,为进一步改善板樟山隧道北的交通状况,市交警部门对如何组织迎宾北路和翠微东路的车流快速通行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空间换时间”思路,创新了该路段交替放行方式。即通过“隧道口车道交会处后移停止线20米”“地面加装会发光的信号灯实现车速引导”“现场+远程调控两种控制模式让流量可调”形成“组合拳”,对隧道口交会处的车流高效有序放行。


史亚斌表示,为了提醒司机注意,交警已在交会处前设置了两处指示牌和一处地面标志,交警现场也会引导司机更快适应交替放行方法。“短期内,交警不会对未按地面指示灯提示驾驶的车辆进行处罚。”


经过近半个月的磨合测试,交警通过大数据测试分析,板樟山隧道北的拥堵情况在高峰期得到明显好转。从总体流量上看,新型交替通行信号灯在测试阶段,以隧道北路段晚高峰为例,通行车辆比以往增加400多辆,增幅同比上升6.26%。


编辑:阿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