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湾区

郭万达: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变化趋势,以及五大投资机遇

2018-11-20 来源: 阅读: -

三大变化趋势趋势一:大湾区空间格局的变化:将形成若干个大都市区,最终形成世界级的大都市圈;趋势二:大湾区产业形态的变化,将形成城市之间基于创新的产业分工,是世界上创新要素最集聚的大都市圈;趋势三:大湾区要素的自由流动,将使这个大都市圈充满活力,成为高端要素的集聚区。


五大投资机遇机遇之一:城市之变,独立城市向城市群转型,区域城市向世界级转型;机遇之二:产业之变,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机遇之三:创新之变,从模仿创新向源头创新转型;机遇之四:设施之变,城市型的设施向区域性、世界级转型;机遇之五:空间之变,产城融合,集聚、集约、集中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博士在第20届高交会——2018中国产业园区国际高层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论坛上以“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变化趋势及五大投资机遇”为主题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因为大湾区的规划没有公布,从我们研究角度来说,有什么变化趋势呢?


我认为,首先,是大湾区空间格局的变化,将形成若干个大都市区,最终形成世界级的大都市圈。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已经讲了,从中央的角度来看,很明确提出大湾区是国际一流湾区…没有说货币政策,没有说宏观政策,特别提到就是要解决产业和空间之间的关联,用了三个字,就是密度、距离和分割。你要解决经济密度、缩短经济距离,降低市场分割。从全球提出PPP,RCT,还有特朗普说……那么在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布局的,或者已经安排的这几个重大的基础设施,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如果没有十几年前这些布局,你今天来看,我们的这个大湾区,反过来看,我们有严重的缺陷。当然我们研究的连通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空港,我们的机场,我们的高铁、城轨、地铁之间的衔接,我们的轨道交通为核心的通勤的都市圈,我们口岸的通关,我们还有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


到香港我们买票的时候,花了将近40、50分钟。我们在广州国际会议中心坐地铁过去45分钟,广州南到深圳北,本身高铁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各个方面的接驳一样花了2个半小时,这一块互联互通的问题主要是公共品的问题,主要是跨区域的公共品,机场……还不能满足我们能够使用真正实现1小时的生活圈,因为我们的目标1小时生活圈,但是你看很多东西,真正坐高铁坐起来,还要2个小时,甚至还要3个小时,你就无法真正实现通勤的概念。所以整个基础设施的连通,如果我们大湾区发展的愿景,第一个很重要的,人口会增长,我们现在可能是7千万,8千万,以前我们的看法是一个亿,甚至一个多亿。全世界大都市圈,经济活力在这里,基础设施足够连通,人口是增长的。经济的水平是可以提升的,当然整个城市功能和布局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跟我们在座搞园区的很多朋友,我觉得会有很大的关联。


当然第二个,我的看法就是大湾区产业形态的变化,将形成城市之间基于创新的产业分工,是世界上创新要素最聚集的大都市圈。我们知道一旦你形成大都市圈,一方面有洪区的效应,同时也有外溢的效应这个大都市圈9+2城市当中,我们的成本是有差异的,我们的发展阶段是有差异的,我们的产业结构是有差异的,因为有差异,才会形成产业链很长,产业链很丰富。如果没有差异,大家都一样,肯定会出现相互之间的竞争。因为有差异,才使得这个地方的产业非常丰富,这是我对研究的一个看法。所以我们看到我们9+2里面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我们大家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差异化,当然也有相互共同的地方。这个共同地方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或者把创新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分工基础。所以在发展的阶段不同,成本的不同,再加上共同的创新,以我的看法,这是大湾区最让人激动和期望的一个方面,所以在这里面,我们不能不说香港作为国际科创中心的作用非常重要。原来我们对香港科技实力,香港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充分,现在看来,我觉得我们还要加大对它的认识。当然我们认为澳门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其实澳门作为一个自由港,作为低税制的自由贸易的地方,我们也要发觉它制度上、法律上的一些优势,对我们产业链有新的重组。



我觉得大湾区产业链很长,产业的丰度很强,将形成若干个完整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产业集群,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长江三角洲也是很重要的集群,但是我觉得跟这个集群比大湾区更具有条件。


当然这里面,在这样的集群下,我们怎么样提升创新的浓度,重点打造广深港澳的科技创新走廊。刚开始我们没有港澳,现在我们把港澳拉进来,从某种程度来说,创新的集群和要素的流动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好处。



第三,我的看法是大湾区要素的资源流动将使大都市圈充满活力,成为高端要素的集聚区。虽然我们看到这个空间,可能产业上我们很丰富,但是如果你的要素是不流动的,你是行政分割的,我觉得你很难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能够外溢的地方,你可能就变成红星,然后别的地方无法把它带动起来。所以在这里面要素流动的关键,以我的看法就是怎么样推动湾区里面货物、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我们有人说为什么不能完全放开,一国两制。这里面我觉得确实港澳一国两制比较特别,这里面有双向的流动,也有单向的流动。不可能说我的车可以一下子到澳门,我的人员可以随便进出。我觉得这是在整个要素方式上,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怎么样把一国的优势和两制的优势利用好的问题。


所以需要顶层的设计,怎么设计呢?首先我觉得首先要加快政府改革,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什么总书记对我们几个大城市的营商环境那么重视,很重要的就是如果你的营商环境不是国际化的,不要说跟港澳之间建立便利的流动,你跟国际上技术的城市就很难。所以在这里面怎么样解决口岸改革的问题,CEPA里面大门开,小门没有开的问题,我们的签注体制改革问题。这都是需要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另外还有开放资本的流动。我加快把我的过程讲一下。人才的流动,以及港澳居民同等待遇,以及很重要的协调机制。所以在这里面,以我的看法,大湾区政策创新将创造很多新的市场空间。



在这样一个三大趋势下会有什么样的投资机遇。我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城市的变化,意味着会提高我们城市的高度。所以给我们区域的空间,包括我们区域价值的释放,包括投资领域,我觉得会带来巨大的机会,这个产业组合,所以我对大湾区投资机遇,我觉得空间大了,机会多了。


第二个是产业变化,从传统的制造到智能的制造,以前我们这个地方以世界加工厂为名,将来一定是世界制造中心。会提升产业丰度,给我们带来产业方面巨大的投资机遇。


第三个是创新变化,从模仿的创新到源头的创新,这会带来创新的浓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各个行业只要有浓度了,投资的机遇,包括产业的空间,以及物业的形态,区域的变化都是一系列的重大机遇。


第四,设施变化,城市型设施向区域性、世界级转型。使得整个密度的提升,不仅带来基础设施本身的机会,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重大的便利。


第五,当然还有整个空间的变化,产城的融合,集约、聚集的发展会使得空间承载度,不光是人口的承载,投资的承载,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大湾区带来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有很多挑战。


总体来说,通过大湾区的三个变化趋势,这里将是全球未来10年、15年重大的创新之地,谢谢大家!


编辑:阿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