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交通

相关:机荷高速

机荷高速“上天“滨海大道”入地”!深圳发布8大重磅交通规划

2018-06-15 戴晓晓 来源:南方网 阅读: -

深圳交通又有大动作!今天(6月14日),深圳市交委发布《深圳市高快速路网优化及地下快速路布局规划》:原特区外新增“四横”,核心区新增“一横三纵”地下道路,构成“十横十三纵”的高快速路网,总规模1041公里。


QQ截图20180615120640.png


来看看有哪些福利:


  1.对外通道加强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西两岸以及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是大湾区打造的基础和重点。本次高快速路优化充分考虑增加对外通道供给:


  a.往东新增深汕第二高速连接深圳、惠州、深汕合作区


  b.立体改扩建机荷惠盐高速,匹配在建深中通道的交通需求


  c.西延南坪快速路二期,与沿江高速公路互通后,预留向西对接深珠公铁复合通道的接口


  2.原特区外新增东西向快速路


  原特区外围组团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城区,随着深圳特区一体化推进,部分高快速路拥堵严重,高峰期间车速不足30km/h。


  a.规划新增宝鹏、宝坪及外环快西延三条东西向通道


  b.在市政化改造盐坝高速的同时,一并市政化改造原特区外纵向通道龙大高速和南光高速公路。


  原特区外无东西向快速路原特区外无东西向快速路


  3.完善高快速路网结构


  本次优化除了新建侨城东路北延等南北向快速通道外,新增了一定规模的地下高快速路。


  沿城市核心发展主轴上新建东滨隧道跨海连接沿一线、广深复合通道、皇岗复合通道及东部过境复合通道的“一横三纵”地下道路。


  深圳近期将规划实施八大项目,近期公开征求意见


  ❶ 立体改扩建机荷高速公路,实施南坪快速路衔接沿江高速并西延对接深珠通道;


  ❷ 新建宝鹏通道,市政化改造龙大高速和盐坝高速;


  ❸ 新建侨城东路北延,快速化改造皇岗路;


  ❹ 实施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改造。


  八大规划划重点:


  1.机荷、惠盐高速公路扩建


  双层复合通道成串联湾区东西岸“脊梁”


  现存问题


  原来,机荷、惠盐通道是市域范围原二线关外南北约30公里范围内唯一一条东西方向贯通性良好的干线道路。


  过境交通、对外交通以及组团间和组团内部交通均需要通过机荷高速公路解决,导致该干线道路交通功能混杂,部分路段全天拥堵时长超过10小时。


  设计方案


  构筑双层复合通道,分层承担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功能。


  上层立体通道主要采用桥梁高架,西起深中通道、东至外环高速,全长62km,双向6车道, 100km/h,设置6个立交;


  下层地面通道以路基拓宽为主,局部路基改桥,西起机场南路、东至绿梓大道,全长60km,双向6车道, 80km/h,设置21个立交;


  通过3组(6对)上下匝道,实现上层立体通道与下层地面通道之间转换。


  实施效果


  分功能交通组织可大幅缓解现状机荷通道交通拥堵问题,未来与深中通道对接后,将成为服务深圳市,串联湾区东西两岸的脊梁。


  2.南坪快速路衔接沿江高速,西延对接深珠通道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现存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东西岸联通交通需求被抑制;


  深圳中心城区不仅缺乏与珠江西岸的直连通道,还与西部高速公路双通道系统衔接不畅。


  设计方案


  南坪快速路西延对接珠江西岸,有利于提升深圳中心城区特别是前海的区域辐射力。


  南坪快速与沿江高速衔接,极大完善深圳西部路网结构。


  初步设计方案:规划重点就南坪快速路与沿江高速公路衔接方式——海上高架互通立交、前海陆域地面互通立交、水下互通立交三个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其中水下互通立交方案在节约集约用地、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空间品质等方面具有优势,并能预留未来西延对接深珠通道规划条件。


  实施效果


  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盘活西部路网结构:完善深圳西部骨干道路快速转换功能、分离过境交通对前海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冲击、增强南坪快速对大铲湾的交通服务功能。


  解决未来前海片区交通问题:消除西部高快速路网结构问题,支撑前海城市新中心的建设发展。


  3.新建宝鹏通道


  前海/宝安至坪山1小时内可达


  现存问题


  目前东西向主要高快速路(机荷、南坪)拥堵严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及特区一体化持续推进,第二圈层东西向交通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道路拥堵将进一步加剧。


  设计方案


  第二圈层内部区域构建一条“横跨东西、上下两层”的快速复合通道(快速路+主干路)。


  西起滨江大道西乡大道路口,东至南坪快速路三期,全长53.2km,双向6-8车道,设计速度60km/h。


  新增快速路主要以隧道(或高架)形式穿越建成区,与沿线相交高快速路设置16座互通立交,实现与区域高快速路的“快-快”衔接转换。


  实施效果


  建成通车后,能分流机荷高速、南坪快速的交通压力,有效缓解第二圈层东西向交通拥堵状况。


  前海、宝安中心区至坪山中心区在1个小时内可达,通行时间减少22%,车辆通行速度提升18%。


  4.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


  分3段各有解决方案


  南段为水朗至凤凰立交段,长约4.8km,途经石岩、光明南,主路拓宽为双向8车道,采用地面敷设方式;增设双向4车道辅路设置4处互通立交;


  中段为凤凰至楼村立交段,长约8.6km,途经公明、光明中心,主路拓宽为双向8车道,采用两段隧道(或整段隧道)敷设方式,增设双向4车道辅路,设置3处互通立交;


  北段为楼村至深莞边界段,长约7.3km,途经公明北、松岗,主路拓宽为双向8车道,采用地面敷设方式,增设双向4车道辅路;设置3处互通立交,加强对沿线片区交通服务功能。


  5.盐坝市政化改造


  增设双4车道


  主线由现状盐坝高速改造而成,保持双向6车道,增设公交专用道,设计车速80km/h;


  分别于大梅沙、小梅沙、溪涌、土洋、葵涌片区设置双4车道辅路,分散车辆进出;


  在环城西路及外环高速设置2座全互通立交。


  6.侨城东路将北延至龙华


  南山福田西部与龙华方向出行时间至少减少15%


  设计方案


  新建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北起龙观快速-福龙立交,南至滨海大道(预留南延接深圳湾隧道)。


  全长约17.3km,主线双向6车道,共设置隧道5座。沿线设置6座互通立交(福龙路、宝鹏通道、沙河东路、南坪快速、北环大道、滨海大道) 。


  设置4对隧道出入口(大学城、侨香路北、深南大道北),承担南山、福田西部与龙华方向中长距离的快速交通联系。


  实施效果


  侨城东路北延至龙观快速后,能分流福龙路、南坪快速等道路交通压力,预计南山、福田西部与龙华方向交通出行时间可减少15-25%。


  7.皇岗路快速化改造


  新建隧道分离长短距离车流


  设计方案


  新建地下隧道,分离长短距离交通,隧道北起原梅观收费站,南接广深高速,沿线设置4对进出匝道,全长11.5km,设计速度60km/h,双向四车道。


  实施效果


  未来高峰期皇岗路中心区与龙华等方向的通行时间较现状可减少10-20分钟。


  8.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


  设计方案


  借鉴马德里M30高速、上海外滩通道、广州珠江新城临江大道等国内外先进城市核心区道路下沉改造经验,对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进行局部下沉改造,与总部基地片区道路系统进行立体衔接。


  实施效果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下沉隧道立体分层,主线交通不受沿线进出交通干扰,辅路隧道与总部基地地下道路系统衔接,地下可直达地块车库。


  立体空间适度增加配套公共及商业服务设施,与超级总部基地商业设施一起,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公共与商业配套服务的选择。


  规轨道站点(红树湾站、红树湾南站及深湾站)直达深圳湾公园,提升轨道交通对深圳湾公园的交通服务;促进超总基地地下停车位的错峰共享,一定程度缓解公园停车设施不足的问题。


编辑:阿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