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民生

深圳未来发展最缺三类人

2018-03-06 深圳商报 来源:深圳商报 阅读: -

QQ截图20180306145255.jpg


昨天,刘若鹏代表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 深圳商报记者 肖兵峰 摄


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崔霞


3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若鹏,风尘仆仆赶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驻地,稍作休息后便来到了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的演播室,接受记者的专访。


这位深圳本土成长的“80后”科技专家,对“全国人大代表”新身份倍感荣幸。创新不仅是他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他此次大会上建议的关键词。“围绕自身长期从事的科技创新、技术研究、科研产业化领域的工作,以及相关企业、产业的调研,我将重要关注3个领域,一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二是军民融合深度创新,三是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


对于深圳将建设“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的新定位,刘若鹏表示,人才济济的深圳还缺“三类人”,一是从事基础研究的顶尖学术大师,二是从源头创新向生产力转发的人才,三是尖端国防军工技术专家,他认为深圳应该针对这三类人才,制定更细分的政策,增加吸引力。


羽翼不断丰满的深圳向更高目标迈进


34岁的刘若鹏小学便随父母从陕西来到深圳,从深圳中学毕业后,刘若鹏先后在浙江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求学。8年前,刘若鹏带着超材料应用核心团队回深圳创业,并不只是因为这座城市见证了他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深圳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今年初,深圳市委召开六届九次全会,提出九大战略任务,其中首个便是“坚定不移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深圳提出未来目标建设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深圳。”刘若鹏为这样的定位叫好。


深圳这座城市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刘若鹏表示,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创新举措,创新已融入深圳每一个层面,目前深圳不仅实现了科技上从“跟随”到“引领”,产业上从低端向高端的升级,逐渐建立走在全世界前列的引领型创新,甚至对未来产业的探索型创新,“深圳在创新领域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排头兵’的重任。”


刘若鹏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动下,羽翼不断丰满的深圳已向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的目标迈进,力求打造成为全球创新的“新一极”,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引领创新要先过军民融合关


8年里,刘若鹏一手打造的光启已从最初新材料领域的新型科研机构,成为军民融合领域领军的尖端技术创新企业,实现了从创新型技术研发向生产力转化的变革。


刘若鹏表示,这就是“科技革命”或“工业革命”。而这样的变革能够在深圳实现,因为深圳对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态度,对未知领域的发展有一种持续的追求。“这种颠覆性的产业发展,如果依靠单纯延续性的发展难以实现,反倒是需要一种对新事物、新技术、新产业的支持,需要对探索和探索中失败的理解和支持,更包括新事物一旦有了起色,持续鼓励它做大做强的共识和氛围。”刘若鹏表示,这是深圳发展“深圳制造”的最大优势。


深圳下一步要做的其实就是供给侧改革中谈到的经济体转型问题,低成本制造向高质量经济体转变,需要政府、社会、科研机构重新审视和学习,如何从源头上创新,形成新的生产力,干出全世界都没有的东西,输出全世界的标准,再变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刘若鹏表示,从实验室出来的第一步就是完成军民融合,在国防领域实现装备化、工程化,再推广到各行各业。军民融合既能使全社会先进技术、人才迅速转化为国家引领型国防战斗力,同时又能牵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原创科技,从实验室向生产力的重大转变,是一件“一本双利”的事情。


深圳的国防产业比较薄弱,军民融合又是一个全新命题,深圳在体制机制、需求对接、公共设施平台、重视程度等方面目前还比较欠缺,刘若鹏希望深圳要在接下来做引领型创新的话,必须先过“军民融合”这一关。


通过跨代革命实现换道超车


刘若鹏认为,目前,深圳在消费电子全产业链上非常强大,而在通讯领域上可说是“无比强大”。但除了通讯和消费电子这两方面,其他的都还不能称之为“无比强大”,例如航空航天、尖端半导体工艺、高端制造等领域,即使是在互联网领域,拥有腾讯这样的“独角兽”,但其他国内的互联网大咖,像小米、滴滴打车、摩拜、大众点评、美团等都不在深圳。也就是说,“深圳制造”的长板很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


要在全球新兴产业中起到引领作用,不能单靠一两个行业的领先就能实现。刘若鹏以美国硅谷为对标,硅谷有社交企业、通讯企业,有美国国家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特斯拉等,还有很多材料领域、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深圳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跟随着别人,永远无法实现超越,深圳要在新技术出来的时候,通过跨代革命实现换道超车。”刘若鹏说。


深圳缺乏三类科技创新人才


刘若鹏认为,建设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还缺乏三类人才。一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深厚造诣的顶尖学者。从历史原因来看,因为国家重要基础研究平台没有落户在深圳。通过新兴科研机构、联合办学机构等途径,可以更多地引进这类人才。“但对于基础研究来说,不能光‘为我所用’,还要‘为我所有’,要让这些学者扎根深圳。”


第二类是从事尖端技术源头创新、产业化创新的创新创业者,这是一类极为特殊的人群,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稀缺的。“这类人从基础科学中找到人类更强大的可能创造出生产力,实现从源头创新到‘技术革命’的转变。”刘若鹏说,目前,深圳尚未对这类人进行识别和归类,“可以参照光启模式,通过新兴科研机构、源头创新和产业化相结合的路径来吸引他们。”


第三类是尖端国防军工技术专家。“深圳对国家军事工业的贡献目前非常有限,但如果没有这类人才,很多源头创新的技术就会被束之高阁,无法实现。”刘若鹏说。


编辑:晓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