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无论是经济,金融,旅游还是文化,
今年粤港澳三地都加强了合作,
吸引着世界各地人口聚集此地,
新力量正在这里汇聚,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近日,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南方英文网
联袂推出
首部粤港澳大湾区中英文形象宣传片,
全面展示湾区风采,超级震撼!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湾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
目前,全球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湾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
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由“二区九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 、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组成,虽然还未完善但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群。
港澳的对外背景,广州的文化和交通,深圳的金融和科技,佛莞的轻制造业...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优势高度互补,有三大世界级湾区不具备的结构优势。
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及强大的交通优势,湾区城市即将崛起~
1、粤港澳地缘相近,在加速流动中激发创新动能
十二五规划-十三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的轨交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充分打开了大湾区发展的想象空间。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广深港高铁、深惠城轨、穗莞深城际快速轨道...
这些交通设施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重要骨架,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进入一小时生活圈!
2、粤港澳呼吸相连,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大湾区逐渐成型
这里,全球每四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产自东莞,数以万计的创新企业汇聚广州深圳,还拥有深交所与港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金融服务业为侧重点,并且发展多元化新兴产业。
建设前海蛇口、南沙、横琴三个自贸片区,充分激发珠三角、香港和澳门的发展新活力,打造中国湾区经济标杆。
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既能将广州、深圳两大城市的创新资源相互流动,更能为珠三角内重要的制造业城市提供创新转型的新土壤。
3、粤港澳人缘相亲,大湾区正成为三地青年的创业热土
2017年12月24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
进一步激发广东、香港、澳门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2017年,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旧金山湾区,
接近纽约湾区水平,
区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是世界三大湾区总和的4.5倍,
湾区总体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
预计6年后,
粤港澳大湾区或将成为全球“第一湾区”!
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
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的示范区;
从区域经济合作,
上升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
这为粤港澳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也赋予了新使命!
前程远大,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于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南方英文网
整理编辑 | 粤港澳大湾区网,转载请注明(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想要了解更多粤港澳大湾区资讯,关注本号后点击头像底部菜单内容或者前往YGA.cn查看吧!
继广州、深圳后,珠海、东莞也被选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就是跨境电子商务先行先试地区,旨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