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交通

深圳市中心到深汕特别合作区20分钟将可直达

2018-01-22 南方日报(广州)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阅读: -

QQ截图20180122175314.png


笔者20日获悉,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拟向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深圳一体化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对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提出系列建议,其中包括:修建一条深汕通勤专线(磁悬浮客专或高铁),使深圳市中心20分钟直达深汕特别合作区。


建议1


重视优良海岸线开发利用


土地及产业规划方面,提案建议,增加合作区建设用地指标,明确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发展方向,谋划合作区的长远发展。产业规划上要与深圳十区形成产业互补、各有特色、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积极探索债权、股权相结合的方式为合作区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联合深圳各大银行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基金”,为合作区的绿色环保产业、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提案还建议,重视深汕特别合作区优良海岸线的开发利用,将其全面纳入盐田港大港区的建设、管理、运营,与深圳一体化发掘海洋经济效应,将合作区建设为全国著名的海洋产业基地。


建议2


突破一体化发展交通瓶颈


提案称,目前合作区距离深圳市中心较远,需突破深汕特别合作区一体化发展的交通瓶颈,加快建立深汕快速交通网络。


提案具体建议,当前可重点实施两项工作:一是建设多条高速公路和一条从深圳市中心直达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磁悬浮客运专线或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作为通勤专线,即从深圳市中心直达深汕特别合作区,特定时间段中间不停靠其他站点,实现深汕20分钟工作、学习、生活圈,打造同城化生活,使深圳市中心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真正融为一体;二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深圳第二机场或者通用机场,并有效利用上述客运专线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接驳连通,在直接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的发展的同时,有效辐射带动粤东地区的经济增长。


建议3


补齐民生事业短板


提案还建议,补齐合作区内民生事业短板:一是加快合作区内航空港、海港、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深圳的后花园、粤东的明珠、宜居宜业的生态花园式滨海新区;二是加大深圳市财政资金对合作区非营利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合作区建设优质的幼儿园、学校、医院,并全面实现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市化,将现有合作区内户籍调整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市户籍,在对被征用土地的农民进行集中安置和其他区内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进行市民化转籍的同时,在引进、留住优秀人才的晋升、住房、入户、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政策,解决常住人员上学难、就医难、成家难、稳定难的问题,争取早日实现深汕两地的同城化。


编辑:阿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