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民生

教育部:高中新课标今秋开始执行,古诗文背诵增至72篇

2018-01-16 王诗堃 来源:南方网 阅读: -

QQ截图20180116151219.png


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其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此次修订的重点。语文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篇目增加到72篇。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在发布会上介绍,此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王湛表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应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王湛还表示,课程标准重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等,结合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努力呈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


据介绍,修订的方案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重点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推荐背诵篇目增加到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据介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此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有几大特点:


  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美术课标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重点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设立专门的“革命传统作品”专题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又一个重点。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乐等课标都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对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做了强化。


  如语文课标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做到了“两个结合”。一是全面加强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在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各部分的同时,还设立专门的“革命传统作品”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二是广泛阅读与深入精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以及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课内外读物推荐篇目涉及毛泽东诗词,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


  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精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和“一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撰写研究报告或文学评论,“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再如,历史课标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增设“老兵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学生感悟在历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所思所为,体会革命军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编辑:阿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