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交通

广州地铁里程迈向400公里,日均客流强度全国居首

2017-12-20 第一财经日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阅读: -

13.png


作为中国内地地铁客流强度最大的城市,广州地铁里程仍处于快速增加中。


广州地铁近日发布的消息称,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段、九号线一期、十三号线一期和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等四条新线本月底即将开通试运营,年度日均客流量预计将超820万人次,预计最高日客运量将超1000万人次。


广州地铁介绍,随着年底四条新线开通,广州地铁的运营将出现显著的变化:地铁线网线路长度增加81.6公里,达到390.6公里,稳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


从客流强度上看,目前广州高居全国首位。广州的地铁运营里程仅相当于京沪的一半,略微领先深圳。但是广州的日均客流量相当于京沪的3/4,比深圳高出近半。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广州地铁日均客流量达802万人次,首破800万人次大关,客流强度高达2.60万人次/公里·日,位居国内榜首。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客流量与广州的城市结构有关。广州的城市结构比较紧凑,中心城区规模相对京沪要小很多,人口十分密集,因此区间流量很大。“比如在京沪,由于城市很大,很多人可能一天出去一趟就差不多,但在广州,由于住得近,很多人一天会坐好几次地铁。”


广州地铁预计,在四条线路开通后,线网日均客流实现向760万人次逐步迈向1000万人次,四条线开通后线网日均客流预计增加到820万人次以上,最高日客运量将超1000万人次,客流强度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号线是广州地铁首次采用8节车厢的线路,也是全国首条时速100公里的8节编组A型地铁列车的线路。列车全长186米、宽3米,堪称地铁中的“巨无霸”,最大载客量达创纪录的3456人,较广州地铁以往采用的A型车激增33%。


除了车身长且宽敞,十三号线列车速度还很快,最高时速达100公里,比同车型的一、二、八号线列车的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还要提速不少,这也意味着,线路开通后,住在增城新塘的市民可以更快地到达市中心。


而未来,将有更多快速的地铁线路通往远城区。按照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广州将建设10条地铁新线路,总长度258.1公里,总投资2196亿元。到2023年,广州将形成18条线路、总长8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一位地铁系统人士告诉记者,一座城市是否修建地铁,以及地铁线路的长度,最主要的是取决于该城市中心区人口的规模和客流量的大小。客流量越大,修地铁就越有必要,基于客流量基础上的土地增值和广告收益也越大,地铁也更能发挥打通城市“血管”的作用,获得的社会效益也更大。


该人士说,像广州这样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目前的地铁网络密度还远远不够,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连接主城区和郊区的线路,仍需要进一步加密。


其中,新一轮规划的10条地铁线路中,有2条直通南沙区,分别是18号线和22号线。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条线路定位为市域快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160公里,这将成为广州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地铁线路。建成后,南沙新区至广州东站30分钟,至白云机场只需45分钟。


广州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随着更多市域快线的开通,未来南沙增城从化等远城区将成为半小时通勤的区域,这些区域就变成人们可以常住的区域,这样一来,城市外围的土地都可以得到很有效的利用,这将极大地改变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人们的居住分布。


其中,由于外围土地多、房价便宜、环境好,便捷的轨道交通将吸引更多人口转移到这里。人口、产业往外扩散,可以减轻中心城区交通、环境、房价压力,广州城市空间得到优化。

编辑:阿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