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2日讯(浙江卫视记者报道)近年来,浙江着力推进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打造省会杭州至各设区市高铁一小时交通圈和空中一小时交通圈,助力“大湾区”“大花园”建设。
温州市域铁路S1线机场段施工现场
在温州市域铁路S1线机场段2标的施工现场,记者身边的工人正在进行隔墙钢筋绑扎,这也是进行混凝土墙浇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据介绍,现在工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施工阶段。
正在建设中的温州市域铁路S1线,全长77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平均站间距2.8公里,是连接温州机场、高铁南站和火车站的温州轨道交通大动脉。为了确保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单位邀请了国内专家,组建安全督导组、科技攻关组,突破性创造了多项特殊地质技术攻关,预计明年就能正式通车。“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今年年底完成这个主体的施工,确保温州人民能够早日乘坐上属于自己的地铁线路。”中铁十六局集团轨道交通浙江分公司总经理郭银波说。
在全省,以打造“一小时交通圈”为目标,一张由高铁、民航、地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组成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正在加速形成。五年来,浙江在综合交通建设领域投资完成8335亿,新建成杭长、杭甬、宁杭高铁,实现高铁陆域市市通;新增高速公路592公里,新建成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54个。大手笔建设,不仅使浙江交通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宁波北仑梅山红桥
从刚刚建成通车的世界上单跨最大的全焊接跨海钢桁拱桥梅山红桥跨海过桥,可以比原来的路线提前10分钟左右到达梅山岛。从空中俯瞰:这座钢铁大桥犹如一条红色的长龙横跨整个梅山湾,使“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梅山岛,有了第二条链接大陆的跨海大桥。
总投资11.7亿元的梅山红桥项目,全长1.97公里,大桥不仅造型美观,下层桥面还能根据航道需要纵移打开,满足500吨级轮船的通航要求。通过大桥的连接,北仑春晓这个制造业基地,将借助梅山保税港区打开“走出去”的快速通道。“‘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块在梅山湾两岸,梅山红桥的建成,不仅使两岸的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使梅山区块和春晓区块结合更加紧密。”梅山红桥项目建设负责人刘国说。
紧随“大湾区”、“大花园”建设规划,一批新的铁路、高速公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落地,实现我省打造全国现代交通示范区的新目标。“十三五”期间,全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陆空多元立体、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之前解决交通本身的问题,到发挥交通的综合效益,通过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的规划建设,我们打造更多的绿色公路,也可以为我们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大花园、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分院院长蔡红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