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两地的合作,大陆官方正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普华永道税务合伙人王晓彦日前在香港表示,透过体制改革,或推出一些措施提供诱因,将会大力促进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该区并可望于2030年前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湾区经济。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和江门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都会区、美国大洛杉矶地区和日本东京都市圈之后,世界第4大湾区。
香港中通社报导,普华永道日前在香港召开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概览及便利港人港商的税务建议」记者会。普华永道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计划获大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地方政府给予企业及个人的实质支持,也是推动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元素。
普华永道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的人均GDP差异显着。以人民币计算,2016年香港的人均GDP达30.3万元,相比之下,大湾区11个城市之中,人均GDP最低的城市只是香港的6分之1(5.1万元)。
普华永道强调,基于香港本身是歷史悠久的亚洲金融中心,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就更大,加上城市之间的產业结构也不同,反映大湾区内发展的不平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推动城市之间经贸、文化合作的发展机遇所在。
此外,普华永道表示,继年初针对港商进入大湾区发展提供一系列策略建议后,最近并向香港政府呈交建议书,提出多项有关便利香港企业及个人于大湾区工作及营商的税务优惠建议,以减轻港商及港人于大湾区发展时的税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