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湾区

“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50余国客商云集共享红利

2017-09-27 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 -

1.jpg


海丝博览会上,客商交易热情高涨。


  9月21日-24日,2017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海丝博览会”)在位于东莞的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如约而至。10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较往年增加四成,展会规模历届之最。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1682家企业参展,其中境外企业1134家,展位1989个,占3556个展位总数量50%以上。


  ◆特色展品亮点纷呈


  展会现场,39个国家设立独立的国家地区馆,除展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茶叶、丝绸、陶瓷传统“三大件”外,还带来许多“奇珍异宝”,包括斯里兰卡的蓝宝石,伊朗的手工丝绸制品、藏红花和坚果食品,俄罗斯的烈酒、蜂蜜,南非的钻石、芦荟胶,意大利的红酒、橄榄油,马来西亚的白咖啡、东革阿里,澳大利亚的深海鱼油、鲍鱼,毛里求斯的朗姆酒、蜂蜜,巴基斯坦的大理石、玛瑙和地毯,柬埔寨的红宝石、长香米,文莱的海产品等。


  今年海丝博览会展区设置采用“1+6”模式,即1个主题展加6个专业展。其中,主题展区分为商机交流与合作区、信息技术产品展示区以及跨境电商物流展示区;6个专业展区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展、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及工程机械展、海上丝绸之路特色食品及农产品展、国际茶文化精品展、国际陶瓷文化精品展和国际丝绸文化精品展。


  为落实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更好地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今年海丝博览会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主题展区开辟“粤港澳大湾区”展示板块,向与会的国内外各界宣传推介“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更多国际人士关注。同时,主题展区还增设广东对口援疆援藏、广东与南太岛国合作等板块,集中展现国家对广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及广东所取得的成果。


  为提升采购对接成效,组委会秘书处在开馆当天安排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交流会、品牌企业优质产品购销对接会、2017中国(广东)-南非国际经贸洽谈会、中国(宜兴)紫砂陶瓷产品对接及文化交流、我为海丝博览会“袋”言等11场商务配套活动,来自国内外的客商积极参与,进一步促进了经贸对接和文化交流。


  ◆客商云集共享红利


  海丝博览会作为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自201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在当天开馆仪式上,海丝博览会组委会主任陈云贤表示:“过去三年,海丝博览会展览面积逐年扩大,到会国家逐年增加,展会成效逐年提升,累计参展企业4035家,接待海内外观众约45万人次,达成各类成交额5833亿元,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客商带来实实在在的商机,也为广东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全方位合作注入了活力。”


  老挝位于东南亚内陆,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据老挝参展商达卡介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得老挝木制品十分出名,尤其是红酸枝木材非常名贵,而他的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木制品生产加工和出口销售。“以前是中国人把产品卖到老挝去,现在老挝客商正把他们比较有优势、有特色的产品卖到中国来。”


  除了借助海丝博览会平台到中国拓展市场外,前来采购扫货的商协会、企业等同样“来势汹汹”。来自南非、越南、阿联酋、马来西亚、美国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等中国国字号五大商协会,以及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商贸龙头企业,共6000多家境内外采购企业到会采购,企业对接意愿十分强烈。


  ◆深圳元素备受关注


  “刚在深圳参加完第三届侨交会,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东莞参加海丝博览会。”南非-中国深圳联谊会/总商会会长陈云生说,无论是侨交会还是海丝博览会,都把南非与深圳、与中国、与世界更好地连接在一起,特别是深圳高科技产业发达,而南非对通讯、电子、光源产品等需求量大,且原材料丰富,两地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这次来参加海丝博览会,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明年在南非举办的深圳国际社团大会和侨交会海外展积累经验,是来‘取经’的。”


  与陈云生一起参会的还有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非洲时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荣誉会长吴少康。据他介绍,在南非有30多万华人华侨,他们为中国与南非关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


  吴少康认为,深圳与南非之间的合作具有广阔空间,“应该通过组织展览会、投资考察和举办洽谈合作等活动帮助深圳和南非企业‘走出去’。”


  据了解,此次参加海丝博览会的深圳企业共有10余家,涉及文化创意、旅游项目、食品医药以及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来自深圳的产品普遍通过相关国际认证,质量过硬,很受青睐和好评。”一位展区负责人如是评价。


  ◆相关新闻


  16家广东侨刊乡讯聚焦海丝博览会


  (深圳侨报特派记者侯耀清通讯员肖韵贤)9月21日,2017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简称“海丝博览会”)在东莞市开幕,由省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重点侨刊乡讯海丝博览会采风团来到现场,用“长枪短炮”聚焦“一带一路”,在客商云集的“海丝”盛宴上,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为充分发挥侨刊乡讯外宣优势,省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组织包括本报在内的全省16家重点侨刊乡讯组成采风团,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广范围的采访报道,为提升海丝博览会的品牌知名度积极鼓与呼。展会期间,采风团还来到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茶山镇南社古村落进行采访报道,近距离了解侨乡发展的变化和特色。


  省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主任林干表示,全省侨刊乡讯一直以来发挥着“一封家书”的独特优势,面向旅居全球的海外乡亲传递来自家乡的好声音,为中国对外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长、最完整的省份,具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良好基础。采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宣传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合作契合点,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广东深拓国际市场,全面深化交流合作。


编辑:阿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