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7间美容团体组成的「美容界大联盟」,呼吁当局能邀请业界人士,加入督导委员会,规管医学美容。香港文汇报记者莫雪芝 摄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曹晨)DR医学美容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对医学美容的广泛讨论,港府早前已成立督导委员会,立法规管医学美容。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昨召举行特别会议,邀请约44个医学组织及美容团体,发表对规管医学美容的意见及建议。多个美容团体指出,DR事件明显属於医疗事故,不应将全部责任归咎於美容业界,形容是「黑狗偷食,白狗当灾」,有失公允,希望当局能尽快厘清医学程序及美容服务,监管及为美容师进行认证发牌,也希望美容业界可以加入督导委员会。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陈肇始表示,会将意见向相关的检讨委员会及工作小组反映。
医学会会长谢鸿兴昨日在会上指出,现时美容机构为顾客进行侵入性治疗,顾客无从知道施治的是否合资格医生,如果发生意外则无从追究,促请当局尽快修订不良医药广告及商品说明条例,为美容方面的医药治疗下定义,规定必须由注册医生才能进行有关程序,并由医委会进行监管,以避免涉及美容的严重医疗事故再次发生。西医工会会长杨超发说,DR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当局必须区分医疗及非医疗程序,并加以适当监管。
业界批「黑狗偷食」失公允
不过,多个美容团体反驳指,早前发生的DR事件明显是医疗事故,如果将责任全部归咎於美容业界,有失公允。香港美容业总会执委会主席林玲表示,本港现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美容市场,而本港有约6,000家美容院,总雇员数超过10万人,每年的产值高达数百亿元,如果对行业进行「一刀切」,将影响数十万人的生计,也将会打击业界的发展。
香港美容出版社总编辑叶世雄认为,DR事件无论是实施治疗的程序、操作的场所或是实施治疗的人士,均属於医疗范畴,但却把矛头指向美容界,形容是名副其实的「黑狗偷食,白狗当灾」,认为当局有需要规管及加快规划医学美容,以协助本港发展医学美容行业。
陈肇始:将向委员会反映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陈肇始表示,在有关专门「规管美容仪器及处所」的法例推出前,卫生署已经加强巡查,加以监管。陈肇始说,政府关注医疗服务质素及市民健康,她听到相关业界要求清晰界定医疗及非医疗程序,以及区分医疗及美容行业,会将意见向相关的检讨委员会及工作小组反映。
会後,由7间美容团体组成的「美容界大联盟」表示,美容业界清晰知悉什麽程序属於美容师的工作范畴。香港化妆品同业协会监事长潘佩芬表示,在当局无监管的情况之下,本港的美容业界大多数从业员已自发考取英国、瑞士等地区的国际执业资格,有较为完备的资历架构,促请当局设立美容业发牌制度,用更专业的态度规范从业人员,加强公众对美容行业的认同。
从业员自律考国际资格
叶世雄表示,现时当局成立的督导委员会并无美容业界人员参与,业界只能在旗下的一个工作小组参与讨论,他呼吁当局能邀请业界人士加入督导委员会,规管医学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