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失踪”9年,香港独有的香港双足蜥,于去年9月再被渔护署人员在香港岛以西的晨曦岛发现,显示该物种仍在香港野外存活。
不过,晨曦岛和石鼓洲等岛屿已纳入政府填海研究计划和焚化炉计划中,有环团认为就再发现双足蜥,应停止在上述地方填海或大型基建。发展局表示,将于今年第4季公布多个填海选址,以便咨询公众,但没透露上述岛屿是否榜上有名。

双足蜥身披幼小麟片,属脊椎动物,与蛇的最大分别是舌圆钝无开叉。(香港渔护署提供)
渔护署资料显示,全球首条香港双足蜥于1987年由鲍嘉天神父于喜灵洲发现,但至今只发现了7条,当中2条由渔护署人员发现,对上一次是2002年9月。7条香港双足蜥之中,4条来自政府拟兴建焚化炉的石鼓洲、2条来自晨曦岛、1条来自喜灵洲。
渔护署二级农林督察冯子豪表示,该署的两栖及爬虫小组寻找香港双足蜥约10年,每两日便会到喜灵洲、石鼓洲及晨曦岛,检视捕捉陷阱,但过去只找到两条香港双足蜥,因此对牠们的习性了解仍有限。透过人工饲养去年9月捕捉到的香港双足蜥,得知这种貌似蚯蚓,实为蜥蜴的物种“昼伏夜出”,平时钻进泥下20多厘米栖息,因此在野外不易被发现。小组人员于2002年在石鼓洲无意中发现一条雌性的香港双足蜥,之后足足等了9年,才再于去年在晨曦岛发现这种稀有动物。
特区政府今年初咨询公众于维港以外25个选址填海,包括连接晨曦岛及坪洲,喜灵洲西面及石鼓洲南面则兴建面积逾一百公顷的人工岛。发展局表示,维港以外填海首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已于今年3月结束,现正整理及分析所收集的意见,从而梳理出可供填海的地点。政府计划于今年第四季提出数个可进一步考虑的填海选址,以展开第二阶段公众咨询。
 领命出征!内地援港抗疫专家组抵港 4人均来自广东
领命出征!内地援港抗疫专家组抵港 4人均来自广东  广州南站迎节后返程高峰 10条夜班公交线路通宵“兜底”
广州南站迎节后返程高峰 10条夜班公交线路通宵“兜底”  南海之滨秒变冰天雪地——探秘深圳最大冰雪室内场馆
南海之滨秒变冰天雪地——探秘深圳最大冰雪室内场馆 再见,广州王府井百货
再见,广州王府井百货 中科院院士毛军发出任深圳大学校长
中科院院士毛军发出任深圳大学校长  短信邀请 自助秒批 测试提速 深圳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
短信邀请 自助秒批 测试提速 深圳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