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民生

香港和广东的关系,现在是龟兔赛跑?

2011-10-17 3hk.cn香港网转 来源:互联网 阅读: -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珠江三角洲的机会就是香港的机会。
  报载,“全球化与国家发展策略中的香港角色”国际研讨会上周五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印象中,如此煞有介事讨论“香港角色”,至少在内地的论坛上是第一回。随着粤港两地关系越来越亲密,香港如何在未来的两地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角色,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反过来,这个答案也将决定两地能否互补有无进行差异化发展并最终实现共赢。

  事实上,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近年来的不断提速,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产业布局的改变,香港对于自身定位产生新的思考和担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港媒发表言论称:珠江三角洲正在去香港化,也有言论称随着广州大型购物商场的勃兴,香港购物天堂的位置始终要为广州所代替。其实种种担忧说到底只是一种担忧:香港原来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现在香港似乎是在被逐渐抛离了轨道。尤其是南沙扩容之后,从深圳东莞到广州的珠江三角洲广阔地区被连成一片,再加上前海和横琴已升级成为国家级新区,香港的失落感并非没有理由。



资料图

  看到港媒相关的种种言论,我的感觉总是一个:香港也必须与时俱进,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关系思路不能老是停留在前店后厂的时代。那只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历史瞬间,只是珠江三角洲发动机的点火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动机打着火之后,不断地加速是必然的事情。但是香港不可替代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的始终没有消失,在促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与转型,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拉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面仍然会有巨大的扩展空间。而粤港关系若能循这个方向发展,其双赢的收益一定会远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前店后厂模式。

  我在港媒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香港和广东的关系现在是龟兔赛跑。广东是兔子,香港是乌龟。这种说法令人哑然失笑。这个观点用以比较当前两地发展速度的确是客观的。但是G D P的增速能够达到10%的兔子在世界上不会太多。况且兔子跑得再快也不吃乌龟。广东或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绝非以吃掉或者替代香港为目标。

  不过话要分两头说,珠江三角洲也要明确自己与香港之间的关系定位。举个例子,我看到很多镇一级的规划都明确写着CBD三个英文字母。你珠江三角洲的镇都有CBD了,还要香港中环干什么。所以香港也不必担忧。其实所谓相互关系的定位其实并非规划书上的文本,而是犹如夫妻关系,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双向调整不断修改磨合而成。

  一国两制、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现实给粤港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错位互补的空间。双赢不但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还是非常客观的可能。这样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在地球上并不容易找到。

  历史早已证明:珠江三角洲的机会就是香港的机会,我相信未来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香港你大胆地向前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