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3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澳亚卫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和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创新中心硅谷相比,深圳算是另外一个没有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这恐怕是深圳的最大劣势。因为硅谷寻找工程师的时候,总是从斯坦福开始,而且至少有近万家硅谷公司,追根溯源,其创业者是斯坦福的学生或者老师,如大学耳熟能详的惠普、思科、雅虎、eBay、LinkedIn等。显而易见,没有斯坦福的硅谷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硅谷。尽管目前深圳在高校资源等方面与硅谷不能相提并论,但深圳也并非没有优势,深圳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看看深圳周边的东莞、惠州的产业链就知道了,以深圳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的产业链非常完整,其中东莞是举世闻名的制造业基地。”
宋清辉认为,深圳与美国硅谷相比有很多劣势,面对劣势,深圳应该从人才、科技、教育、交通等方面去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是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在源头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很多企业在源头创新上投入不够多;其次是在增强源头科技创新力量的同时,政府对科研院校的管理思路也应随与时俱进,赋予科研院校更大的自由空间。按照目前的管理思路,深圳很难再次涌现出像华为、腾讯等这样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企业。深圳有条件和优势成为下一个硅谷,但能否最终成为硅谷,尚待时间的检验。
宋清辉最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产业数目与多样性上的相对优势,按目前发展趋势和速度,粤港澳大湾区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一流湾区只是时间的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则在于体制机制上面。湾区历来都是一个具有浓烈海洋色彩的地理概念,开放是其天然属性。如果不尽快打破大湾区内一些的阻碍隔阂,大湾区内要素的自由流通就很难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