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科技

相关:广州创新

广州创新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三组数据包含了所有秘密

2017-08-21 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1.jpg


前不久,腾讯广州总部大楼地块规划方案在广州市国土规划委网站进行了批前公示。目前,腾讯、复星、阿里、小米、唯品会等多家巨头企业扎堆琶洲互联网创新聚集区。今年上半年,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开建。这个总投资61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预计2019年6月完工,达产后年产值920亿元。而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尽快建设,未来产值预计超千亿元。


巨头项目频频落地背后,什么样的变化正在发生?


从产业到投资、人才,三组数据折射出广州这座一线城市大象转身式的创新轨迹,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带动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支柱产业


产业江湖 谁主沉浮?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1.5%,跑赢GDP增速。其中,汽车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增速为21.8%,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9.3%,石油化工制造业仍下降5.7%。


单看这个数据可能并不明显。笔者梳理2012年至2015年的广州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发现,以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修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呈现上扬的态势,保持逐年增加,而高耗能的钢铁产业则是逐年下降,石化产业曲折上升,广州向新经济转型的趋势明显。


从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广州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加速。


汽车工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上下游关联产业众多,正在成为支撑和拉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而这种态势在今年更加凸显。今年一季度,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2.4%,其中汽车制造业支撑强劲,产值增速达22.1%。


投资


资本流向何处?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广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4.5亿元,同比增长8.5%。


其中,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固投增速达132.5%。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1.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增速分别达到了16.8%、131.6%与30.5%。


可以看出,广州的投资继续流向实体经济与新兴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支撑着一个城市的未来。而固定资产投资率反映GDP中固定资产投资所占份额,并不是越高越好,按国际经验值,固投率在18%-25%较为合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略调高该比例,2012年-2016年,广州固投率稳定在30%左右,显示广州的内生增长动力较强。


人才


广州如何留住创新人才?


随着一线城市的部分承载功能趋于饱和、住房等生活成本的提升以及二三线城市的政策红利,人才等创新要素正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逆向流动”。


当前,创新人才的争夺空前激烈。近期,武汉、西安等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新政”,吸引大学毕业生工作、定居,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提出力争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


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如何进一步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


记者翻查过去十年的广州统计公报和年鉴发现,近十年广州常住人口增加近350万人,从2011年至2016年约增加129.3万人,在数量上领跑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广州常住人口的增加,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广州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2年-2015年,在广州,作为科技活动核心要素的R


编辑:阿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