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湾区

新会再出发 2017深圳·江门招商会今在深圳举行

2017-08-02 江门日报 来源:江门日报 阅读: -



从历史名城到“双创”高地


湛蓝的天空下,南中国海浩瀚无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货如轮转,联通五洲。


毗邻港澳、对接世界,得地利之先、处开放前沿——新会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如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梁启超,明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陈白沙,近代著名国学大师、历史学家、教育家、被毛泽东称为“国宝”的陈垣,近代著名武术家、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法学家、政治家伍廷芳,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等等。


新会是著名侨乡,是全国华人华侨最多的地区之一。据统计,祖籍为新会的华人华侨超过70万,与新会的居民人口总数接近,因而有人戏称“海外也有一个新会”。


这些只是新会的厚重一面。新会的另一面,则充满了现代感,代表了城市的未来:深圳—江门工业园、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化工集聚区三大万亩产业园区正坐落于此,承担着重要的创新发展使命;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零部件、集装箱等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纸及纸制品等主导产业带动产业强区继续迈开步伐;中科创新广场、中科院生物医药装备项目、国家级珠西综合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创新驱动。


作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会注重产城融合,不断完善和提升区域宜居宜业水平,打造“北有珠西枢纽新城,南有银湖湾滨海新城”的“双子城”发展格局,将吸引珠三角和港澳的多种创新资源集聚。


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的深度融合,正合力推动新会迈向创业创新高地,在江门乃至珠江西岸书写新的未来。


从水陆门户到珠西枢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新会的发展,既源于江门市委“三个千亿计划”战略部署及规划,也是时代浪潮下,这片土地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使然。


贯穿银洲湖的一南一北两条通道,未来将改变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


北部,深中通道已于去年底进行人工岛围堰施工,中开高速横跨银洲湖两岸直接接驳深中通道,目前各项工程加快推进。南部,港珠澳大桥如巨龙般跃出海面,已经全线贯通。业内人士分析,两个跨海通道的建设,已成为珠江西岸最令人期待的兴奋点,也是外界纷纷看好新会发展前景的重要原因。


所谓路通财通。深(中)江通道与港珠澳大桥不止是一条交通动脉,还是一条区域合作的快速通道、创新通道、产业通道,将推动产业、人力、资本、物流等资源要素的便捷流通。


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写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成为全省第四大,珠中江地区最大、始发线路最多、站台数量最多的铁路枢纽站。特别是深茂铁路这条大动脉,贯穿珠江东西两岸,通车后从新会到深圳只需要1个小时,粤西与珠三角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借此契机,新会正全力推进总投资超450亿元的交通项目建设,着力构建“一大枢纽、三大路网”,打造成为连通珠三角核心区和港澳都市圈、辐射大粤西的珠江西岸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


动工建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做好站场与周边道路的互联对接;加快推进江门大道,力争银鹭立交至三江段主道完工,推动银鹭大桥西岸至崖门段、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年内动工,加快银鹭大道二期、银鹭大桥、虎坑大桥扩建、新中一级公路大鳌墟镇段等工程建设;继续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成无限极大桥,开展国道G240新会段、崖门万吨级航道整治及一批大交通储备项目前期工作,配合推进中开高速、佛开高速扩建、银洲湖高速、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轨……


这些如动脉般的交通干道,将为新会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为新会内连外通注入巨大的活力。


专访


新会区委书记文彦:新会是深圳企业最理想承接地


江门日报:您认为新会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亮点?


文彦:第一,我们做实了一部分产业。比如说轨道交通产业,经过这几年的培育已经发展到聚集了十几家优质的配套商,预计整个轨道交通产业将会迎来一个阶段性的小高潮。此外还涌现李锦记、新会中集、富华铸锻、海星游艇等优质企业。在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每年投入的技改资金增幅超过20%,我区出台了鼓励增资扩产的相关措施,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真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我们做好了一个平台。在将来的发展中我们有了新的承载平台去打造发展,江门市提出打造的四个万亩园区其中有三个在新会。三个万亩园区如今可以说蓄势待发,下一步我们将会加快三个园区的建设,尽快能够承载现代产业的进驻。


第三,我们在民生实事的发展比较快。这几年我们在民生事项的投入增幅高于财政收入的增幅。其中几件标志性的事件:让新会人民喝上了古兜水,这是新会人民几十年的愿望;筹建医养结合的养老中心,坐落在葵湖边,拥有超过1000个床位;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起了19个长者食堂,全面覆盖到乡镇;在双水、崖门、古井实行医联体改革试点等等。


江门日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新会在深圳举办招商推介会,您认为新会有哪些优势与深圳合作?


文彦:我们和深圳的对接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梯度转移,为此新会正着力打造一个更好的产业平台。众所周知,深圳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给大量的深圳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本负担,其产业的溢出效应明显。深中通道通车后,新会距离深圳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是最有承载空间的地方,是深圳企业最理想的承接地。


在承载空间上,一是我们的土地资源和地理空间相对于珠三角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二是新会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还有很强的产业技工培训水平,比如说新会高级技校、新会机电中专等学校,为本地企业提供了规范的人才培训,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输送。


围绕这些优势,我们正在做产业规划,在一个园区里紧盯一到两个主打产业,深耕发展。接下来,首先要把产业平台建设好,市委提出打造的四大万亩园区,有三个在新会,其中深圳—江门产业园则落户新会的大泽、司前,我们希望能够按照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做出来,包括道路、基础设施、环境美化等等。第二,我们会与对接的企业做好职业培训,保障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供给。第三,对于承接过来的企业,政府会提供全方位的帮助,特别是金融服务上我们也会有支持力度。


江门日报:新会这几年在交通大会战投入力度很大,这将对以后新会的发展带来哪些优势?


文彦:交通关系民生,新会这几年在交通建设的发展很快,因为这里是珠江东岸通往珠江西岸的必经之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我们主动谋划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城,今后将形成“北有珠西枢纽新城,南有银湖湾滨海新城”的双中心发展格局。


围绕这一格局,我们中部的通道是中开高速,包括银洲湖特大桥在加快推进,这条是真正贯穿新会的经济生命线,打通了银洲湖东西两岸。更重要的是,这条路直接是对接深中通道的,今后新会距离深圳只有80多公里,深江合作将更加方便。


北通道是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的佛开高速路扩建工程,另外还有银洲湖高速,南部起于西部沿海高速,北部对接江肇高速,直接贯穿会城、崖门、双水等经济重镇,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江门大道也很关键,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在新会,布局在银洲湖的东西两岸。


在这里,我可以通过一些数据,看出新会的交通建设将会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如,新会到深圳缩短至82公里,新会到港珠澳大桥珠海落脚点只有62公里,江门大道东甲立交段到顺德大概40分钟,到江门核心区域大概10分钟。


这些数据的背后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将来江门中心城区的界线可能会很模糊,因为交通便利直接的影响是人们出行时间的缩短,从而带动了区域融合。


新会区长梁明建:振兴实体经济 做好三产布局


江门日报:在打造“工业强区”的战略下,今年新会在振兴实体经济上有何具体举措和抓手?


梁明建:今年我区坚持工业立区,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打造实体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是积极推进银洲湖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全力加快“5+6”工业园区建设,做实发展载体,力争年内5个核心园区工业产值370亿元。二是大力培育支柱产业。以中车、中集、中交四航、富华等装备制造企业为龙头,深入推进“珠西战略”;以中科院生物医药装备、七堡健康产业岛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升级改造陈皮、古典家具、小冈香、五金不锈钢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打响传统特色产业品牌。三是加快精准招商。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工作团队,出台促进招商引资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办法。引导现有企业“零地”增资,重点加快一批超亿元增资项目建设。四是加快创新发展。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9家,工业技改投入增长25%以上。五是狠抓安商暖企。推动安商暖企常态化,力争全年为企减负超10亿元。


江门日报:近年来万达、富力、保利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纷纷落户新会,请问新会在推进三产旺区上有何思路?


梁明建:三产一直是我区的短板,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几乎空白,这也成为制约我区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我区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全力补强第三产业短板,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一阶段,一是做好三产规划布局,谋划珠西枢纽新城和银湖湾滨海新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引进品牌酒店、金融保险、娱乐购物和高端房地产等中高档商服项目;二是推动传统特色产业与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已建成的新会古典家具城、小冈香业城等展销平台,打造“产、销、游、娱”于一体的旅游购物和展销平台;三是做活全域旅游,继续抓好环圭峰山、环古兜山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推动圭峰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引入产业基金投资崖山海战遗址公园、6个“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等旅游项目。


江门日报:新会在城市环境治理和提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请问接下来新会在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有何具体规划?


梁明建: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区开展了一系列城市环境治理专项整治和美化行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也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比如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力度,开展会城河、紫水河、民族河黑臭水体整治,规范管理城区废品回收行业,加快公园城市建设等等。


下一阶段,围绕宜居城市建设,我们要坚决打好水、气、土环境质量改善“三大战役”,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与此同时,继续开展新一轮“五改六有七提高”幸福新农村建设,今年计划投入约1亿元,启动500多个项目建设,力争12月底完成130条自然村建设任务。


先进制造业项目


01 深圳—江门工业园(大泽园区)


园区介绍:深圳—江门工业园(大泽园区)是珠三角全域规划中确定的“潜力发展区”。该园区规划总面积12887亩,计划分三期开发,一期(启动区)规划面积5225亩,二期规划面积5463亩,三期规划面积2199亩。园区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业,重点发展建筑模块化、自动化包装设备、大型及精密模具、环保机械设备、先进木工机械设备、节能型机电产品产业、智能家庭医疗设备等。


交通情况:园区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西北部,北距佛开高速共和出入口约3.5公里,西距新台高速司前出入口约10公里,距规划中的银洲湖高速约3公里,规划中的G240国道改线工程从园区经过。园区与珠三角各大城市均有便捷联系,到广州白云机场约1.5小时车程,到深圳罗湖约2小时车程,到珠海拱北口岸约1小时车程。园区开发条件较好,以山地丘陵为主,建设成本低,农用地以林地或园地为主;区域内村庄及人口少,且已建设面积小,拆迁量小,容易开发;园区毗邻大泽碧桂园和共和碧桂园,可为前期进入的项目提供优越的生活配套。


02 深圳—江门工业园(司前园区)


园区简介:深圳—江门工业园(司前园区)是珠三角全域规划中确定的“潜力发展区”。该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0248亩,分两期进行开发。首期启动区4000亩,依托司前镇五金不锈钢产业为基础,通过引进优质项目、高新技术项目,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致力于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生产基地。


交通情况:园区地处司前镇辖区内,新开一级公路贯通全境,佛开高速、新台高速、江罗高速均在该镇设有出入口;佛开高速(离广州1小时车程、离深圳110分钟车程)和新台高速构成城际交通主轴,贯通南北;规划中的珠三角城际轻轨江恩线途经司前镇并设有站场,司前北环路直通G325国道。


03 珠西化工集聚区


园区简介:珠西化工集聚区是"5+6"工业园区之一,也是江门市重点谋划建设四个万亩园区之一。园区规划总面积9263亩,按照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业,兼顾发展环保产品与技术和特种化工设备制造的总体发展思路,整合江门、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地区的涂料生产企业,推动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交通情况:园区位于新会区古井镇南部,银洲湖水道和金门公路(江门大道南东线)东侧,至西部沿海高速出入口仅5公里;广珠铁路在园区东边通过,规划中的古井货运站场距离园区仅6.5公里;西面濒临银洲湖黄金水道,全潮可通航5000吨级海轮,乘潮可通航万吨级海轮;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园区陆路距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经济中心均在1.5小时车程以内。园区拥有宜大化工、亨源化工2家大型化工仓储企业,库容达25万立方米,配备2个5000吨级化工码头,其中宜大化工码头为对外开放点,可直接靠泊外轮。


04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


环保产业园


园区简介:2016年澳门特区政府与江门市政府签订的共建大广海湾经济区框架协议明确“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和资源循环型环保产业”。以现有的崖门环保电镀基地为基础,建设环保产业园。崖门环保电镀基地是全省定点环保电镀工业基地,获授“中国电镀环保示范园区”和“粤港澳合作电镀产业升级示范区”。基地规划面积3592亩,建成区面积1884亩,已进驻企业82家。


交通情况:园区距离港珠澳大桥珠海落脚点仅80公里;江门大道崖门段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后从园区到顺德、广州等珠三角发达地区车程将缩短至1.5小时;规划中的银洲湖高速在崖门镇黄冲村设置高速出入口,距离园区仅2公里。此外,根据崖门镇总体规划,在园区北边布局了3个万吨级码头,可满足园区企业航运需要。


05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


澳葡青年创业园


园区简介:园区位于崖门镇甜水坑以南,东至银洲湖和S271省道,南至苍山村,西至崖西林场,北至甜水村,规划总面积6000多亩。创业园邻近新会电厂和环保产业园,可作为澳门开展中葡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和“青年创业援助计划”的载体,引导澳葡青年在新一代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互联网+工业和文化创意”上创新创业,推动创业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示范区。


交通情况:园区距离港珠澳大桥珠海落脚点仅80公里,可以无缝对接港澳地区;江门大道崖门段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后从园区到顺德、广州等珠三角发达地区车程将缩短至1.5小时;规划中的银洲湖高速在崖门镇黄冲村设置高速出入口,距离园区仅2公里。此外,根据崖门镇总体规划,在园区北边布局了3个万吨级码头,可满足园区企业航运需要。


06 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


园区简介:规划总面积为6132亩,分为修造基地和配套基地两部分。其中,修造基地为1500亩,配套基地为4632亩。修造基地是中国中车集团旗下的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与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所在地。配套基地依托中车广东项目,承招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打造成集制造、研发、物流、生活服务、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社区。


交通情况:园区地处珠江三角洲与粤西的交通要道,紧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目前,园区一期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经完工,水电路网等配套均已齐备,可满足园区企业的生产需求;二期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正在开展,将大大提升园区的文化气息和园林景观。


07 新会经济开发区


园区简介:园区成立于1991年5月,是广东省级经济开发区,也是省级民营科技园和科技部重点联系民营科技园。总体规划面积为7.05平方公里,纳入长远发展规划的面积为15.21平方公里(22821亩)。


交通情况:开发区距广州市110公里,距珠海市80公里,经城市快速干线江门大道、中开高速等可半小时直达佛山和中山。园区还邻近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开发区内建有国家一类口岸新会港天马港区,拥有5000吨级泊位和10000吨级泊级位各2个,形成水陆联运的大交通格局。


产业定位:涵盖电气器材、电子产品、精细化工、钢铁深加工和五金不锈钢制品、摩托车制造、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


08 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


园区简介: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于2004年3月经省发改委批复设立,2014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同年12月被评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纸业基地以双水发电厂为中心,规划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造纸和上下游相关产业。


交通情况:纸业基地位于珠西枢纽核心区,有10千米优良岸线,毗邻国家一类货运口岸新会港,镇内配套公共码头,水路通香港、澳门分别只有98海里和47海里,万吨巨轮可乘潮、5000吨级可全潮进入银洲湖水道。周边现有佛开、江中、江珠、西部沿海等多条高速公路环绕,途经双水的深茂铁路、江门大道、银洲湖高速及连接深中通道的中开高速正在加紧建设。纸业基地以双水发电厂作为公用工程岛,配套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对企业实施集中供热、集中供电、集中供冷、集中供水、集中治污、集中物流、集中废弃物综合利用。


09 中小船舶产业基地


园区简介:规划总面积2955亩,分为古井片区和沙堆片区。其中古井片区东临金门公路,西至银洲湖水道,北临精细化工园区;沙堆片区东临金门大桥,西至崖门水道,北临省道S270,南至虎跳门水道。是全省船舶产业主要集聚区之一、江门市船舶工业核心园区,凭借突出的地缘优势,落户一批知名度高、各具代表性的大型拆造船企业。


交通情况:园区离广珠铁路新会古井货运站不到5公里;一级公路金门公路通过园区,从园区到西部沿海高速、江中高速、江珠高速、佛开高速的入口,车程都不超过20分钟;园区离国家一类口岸新会港天马港区10公里。


10 新会装备产业园罗坑园区


园区简介:新会装备产业园罗坑园区是新会银洲湖“5+6”工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总面积10671亩,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和电子信息产业。


交通情况:园区位于新会西翼的潭江河畔,水路可通达一类口岸新会港,直接接受新会银洲湖经济圈的辐射,西部有新台高速并直接连通广东西部高速公路,水陆交通方便。


旅游文化项目


01 新会睦洲镇石板沙水乡风情岛


项目简介:睦洲石板沙是西江上的一个独岛,面积2.8平方公里,是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江门市、新会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拟以创建3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打造集精品旅游、文化体验、农业观光、餐饮娱乐、休闲运动等为一体的食·游疍家岛。


投资总额:10亿元


02 新马单休闲生态旅游


项目简介:三江镇新马单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集农业生产、休闲养生、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以充分利用岛内优美自然生态景观,没有工业污染的特点,发展集农业生产和休闲旅游功能相结合的原生态乡村旅游。


投资总额:1.68亿元


03 沙仔海岛风情休闲旅游


项目简介:三江沙仔岛海岛风情休闲旅游项目包含游艇码头和游艇会所(含星级酒店和海鲜坊);民宿、农家乐和河海鲜市场;禾虫养殖和禾虫体验中心;供港食品基地;观景平台和中开高速与沙仔岛的汽车观光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知青文化广场。


投资总额:3亿元


04 宝骏小冈香业城


项目简介:宝骏小冈香业城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宝骏小冈香业城以小冈香文化、古典红木家具、宗教民俗文化作为支撑,结合新会本地的生态及旅游资源,让客商在进行宗教文化商品交易的同时可以领略香文化、宗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的魅力。


投资总额:1.5亿元


05 新会陈皮村


项目简介:新会陈皮村以文化旅游为抓手,将一二三产全域融合,打造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平台,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集休闲养生、文化旅游、陈皮交易、科普教育、特色餐饮、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中国首个大型陈皮文化商业综合体。


投资总额:5亿元


06 梅阁莲花山生态园


项目简介:梅阁莲花山生态园,位于新会区沙堆镇梅阁村石角山。莲花山生态园初建于2012年,占地约300亩,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也是沙堆镇乡村旅游的主要旅游点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于2017年1月成功加入了江门市新会区第四届旅游协会理事单位。现已初成规模,有健身休闲区、休闲农家乐区等。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完善莲花山周边设施和开发,欢迎广大客商莅临指导和合作开发。


投资总额:3000万元


城市可经营项目


01 新会经济开发区污水管工程项目


项目简介:该项目位于新会经济开发区,包括开发区中心区(A区)和临港工业区(B区)的污水管工程的建设。A区:新建DN400开挖管段4455米,D400~D1000污水管顶管9862米,投资估算8410.20万元;B区:新建DN400污水开挖管段7065米,D400~D1200污水管顶管15724米,新建DN200污水开挖压力管4146米,污水提升泵井1座,规模为5300m3/d,投资估算13617.09万元。"


合作方式:PPP


投资总额:2.2亿元


02 沙堆镇综合性商业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沙堆镇梅阁村,用地面积约200亩,计划建设住宅项目并结合商业配套。完善沙堆梅阁配套设施


投资总额:5亿元


03 江门市潭江河流治理工程(新会段)


项目简介:工程建设规模为在11条支流河口新建闭口水闸11座,闸孔总净宽346m,设计泄洪总流量2590m3/s;对不设闭口闸的5条支流进行河堤达标整治,两岸加固堤岸线总长16.595km,沿堤重建涵闸13座,重建涵管34座。


合作方式:PPP


投资总额:3.36亿元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01 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三江至南门大桥)工程


项目简介:项目为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沿现状S270线进行快速化改造。起点顺接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一期终点,自北向南跨越虎坑水道,经古井镇,下穿西部沿海高速后向东,终点位于沙堆镇南门大桥北岸,线路全长27.919km。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80km/h,采用双向六车道,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


合作方式:PPP


投资总额:总投资约36.28亿元,其中建安费约24.35亿元。


02 江门市银洲湖高速公路工程


项目简介:项目起点接南北大道,沿杜阮镇规划路往西南,经鹤山市平岭村,穿越圭峰山风景区,终点止于西部沿海高速。项目全线长53.814km,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2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


合作方式:投资人招标(BOT模式或PPP模式)


投资总额:总投资约92亿元


03 国道G240新会会城至牛湾段改扩建工程


项目简介:项目起于江门大道的东甲互通,沿新会大道至南门立交,往西北方向进入大泽镇,在大泽第二水库位置路线变为往西南方向,往南跨越潭江至罗坑工业园,往西南至台山市大江镇,新会段总长为42.4公里,其中:主线长37.1公里,司前支线长5.3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为双向六车道(部分路段为双向八车道和双向十车道)。


合作方式:PPP


投资总额:总投资约49.9亿元


编辑:阿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