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万圣节前夜: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H alloween),当晚小孩会穿上化装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古时候人们认为恶灵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重返人间。为了驱逐恶灵,他们将房子里的炉火和烛台熄灭,因为恶灵害怕噪音,于是他们穿着奇形怪状的服装上街游行。
万圣节(Hallow een)到底是个什么节?
此时,在中国深圳,你只需要知道那是10月份的最后一天,过了10月份,就感觉今年快结束了。而在今年,这一天还是一个恼人的星期一,那天不放假,却是一个可以借机出去疯狂的日子。
找一个有点节日气氛的园子,放肆鬼叫、扮鬼吓人、被惊悚的各种场景和有真人演绎的鬼怪吓个半死,然后出一身冷汗,再回过神来,感受活着是多么的美好,心里从此便充满了阳光。
这就是这个国外的节日能够带给你最大的收获,10月31日,不妨出去“惊”喜一夜。
锦绣中华·民俗村里的刺激表演。
扮个“鬼”脸。
在香港海洋公园里扮扮鬼。
市场扫描
万圣节在深圳“火”起来了
先不管什么中国传统、外国节日,凡是有商业价值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都会在深圳这个弹丸之地火得不行。香港是从10年前开始有游乐园做这种“鬼”节的庆祝文化,因为香港的前殖民地关系,这种西方的节日氛围往往很容易被港人和游客接受喜欢,同时也带动了内地人一哄而上地去过节。
不久以后,深圳的景区也看到了这种商机,不甘落后的纷纷推出相关的庆祝活动,而内容也会更新再加入本地特色。深圳最早在万圣节做庆祝活动的是位于华侨城的世界之窗和欢乐谷两个景区,如今他们都已经做到第六届。
不难理解,世界之窗本意在于传播全世界各地文化,将一些西方节日加工包装再推出国内市场是他们的使命,而事实上从万圣节开始以来,每年都取得骄人的成绩,让人刮目相看。欢乐谷针对年轻市场,更加看重这种新兴的舶来文化在城中的发扬,而且越是西方的、越是有趣的或者越是搞怪的,越受游客欢迎。
据悉,去年,世界之窗万圣节举办13天,夜场入园9万人次,比2009年同期增长110%,而今年仅前三天的夜场入园人数已经达到2.1万人次。
深圳的多家景区都不约而同地尝到了推广万圣节的商业甜头,而广州的主题公园也不甘寂寞,今年开始加入万圣节的游客抢夺战,长隆欢乐世界推出首届“欢乐万圣节”。
景区的“扮鬼”创意越来越丰富
商家们发现深圳市场的接受度真的很高,每一次新事物的推出,都能很快成长收获。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和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游客的猎奇心理膨胀得太快了,越来越“重口味”,基本上每次玩完回去,总有那么几个人还不满足,给景区提意见要求“更恐怖”一些。
所以今年在这个痛苦的周一,你可以选择到香港体验更为异国万圣节的风情万种,又可以体验清宫僵尸还魂带给你的惊恐;也可以在深圳选择各种主题的公园鬼叫,你可以去带有中国特色的“聊斋”故事里穿越一回,要不就去欢乐谷自己画个鬼脸,把装鬼的演员也吓回去,如果饿了,还可以去世界之窗啃啃“僵尸脑袋”;今年长隆欢乐世界也与时俱进,植物大战僵尸的现实版正在上演,就看你想演僵尸还是演植物?
名词解释
万圣节前夜: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H alloween),当晚小孩会穿上化装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古时候人们认为恶灵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重返人间。为了驱逐恶灵,他们将房子里的炉火和烛台熄灭,因为恶灵害怕噪音,于是他们穿着奇形怪状的服装上街游行。
专家意见
董观志(中国新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反映了年轻人对现实的一种无奈
这个问题就像前些年的圣诞节一样,不是简单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很无奈,集体无意识地选择了一种现实生活中还比较新颖或另类一些的活动作为无奈的一种表达。商家发现了这种隐性和不确定的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营销,因而满足了这种需求。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默契与互动,就推动了这些来自于异质文化的现象与活动的常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奈的人们还会继续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如此更替演进。
网友声音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太闷了,需要刺激,鬼节是大家能够放下负担、开心扮鬼的时刻;看深圳一些景区做的活动也有文化的概念,可以借此了解万圣节的相关文化习俗,比如南瓜啊,糖果啊。如果景区能够把万圣节做到与文化深入结合的话,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觉得对于景区来说是结合流行文化做的一次节庆活动,能够吸引注意力,提高游客量,就跟现在商家会做足情人节和圣诞节之类的西方节日一样。———石榴哥
说实在的,有时候真的挺吓人的,景区在策划、设计狂欢的活动的时候,需要把游客的心理承受能力考虑进去,既吸引观众参与,又体现人文关怀。
万圣节,年轻人的节日嘛,景区推出这样的活动,倒还是挺不错的,我倒想去体验一下,因为新鲜、刺激,害怕的时候怎么大喊大叫都没人理我,难得出来玩,当然是放开玩到够了,可以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嘛。———木子吟
我胆子小,不敢看恐怖片,放着些阳光、美好的事物不追求,搞不懂为什么人们喜欢这些。难道深圳压力真的有那么大?别说让我去体验,就算是看到一些海报、广告,也都是吓死人不偿命的。说真的,实在是没什么美感可言啊。有同事早就叫我一起去玩,我想他们就是想恶作剧罢了,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的。而且我想国内的商家总是为了赚钱去大肆宣传这种舶来的传统节日终归不是个好现象。
深圳欢乐谷夜场大巡游。
广州长隆欢乐世界趣味十足。
迪士尼酒店房间里的万圣节主题布置。
在香港迪士尼化个特别的妆。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囡囡细语
细看“鬼”域
广州篇
广州长隆欢乐世界
可算是最温柔亲切的万圣节
◎景区活动
来一场真实版植物大战僵尸
10月15日—31日,长隆欢乐世界隆重推出首届“欢乐万圣节”,白天进园区可以感受到卡卡虎家族与游客共同过万圣节的欢乐气氛,而28至31日还将开设夜场。这是最温柔、最亲切的万圣节。届时现场将有“荧光魅影夜光”巡游,园区的大部分游乐设施都在夜间开放,现场更有万圣节狂欢晚会,游客可勇闯欧洲魔界,体验“海盗漂流”;或在全新的“植物僵尸迷城”里参与真实版的“植物大战僵尸”;最值得期待的还有走进四维影院练练胆,闯入全新猛片《骷髅岛咒语》的古堡、荒野、古道,走进僵尸、狼人骷髅、吸血鬼的世界。
◎体验报告
讲述人:晓晓
长隆欢乐世界的万圣节派对可算是最适合亲子游的万圣节乐园,最值得推荐的是进入“植物僵尸迷城”,上演一场真正的“植物大战僵尸”,全家大小齐上阵,一定要装备齐全,带上趣致的玩偶比如向日葵或豌豆傍身,才能不用惧怕迷城里面的“僵尸军团”。
当尖叫累了之后,还可以来到《骷髅岛咒语》的思维影院里面暂且“休息”一会。听这个名字很是威猛,但实际上可以带上小孩一起狂欢,因为那实际上是一部有一点点冒险、有一点点搞怪的卡通小电影,对于我这种笑点非常低的游客来说,足够“笑餐饱”了。(肖阳)
深圳篇
深圳世界之窗
找个机会一起来“鬼混”
◎景区活动
戴上面具,跟鬼怪一起巡游
每晚7点30分,世界之窗准时“闹鬼”,景区在南瓜灯的掩映下陷入一片“黑色世界”,身着诡异服装、面戴恐怖面具的魔鬼和精灵四处游荡,不想“撞鬼”都不行。还可以戴上面具加入到鬼魅夜光大巡游队伍中,和一群“吸血妖女”、“地狱恶魔”、“夜光骷髅”等“哗鬼”肆无忌惮地狂欢。
看“百鬼汇”演出,玩纸团大战
刺激之后,可以到埃菲尔铁塔下欣赏“百鬼汇”专场演出,魔法乐队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最疯狂的要数人鬼纸团大战,可以拿起小武器“纸团”,与舞台上的妖魔鬼怪打一场硬仗。
体验机动项目,挑战恶鬼美食
机动项目特色体验区过足鬼瘾,和“鬼怪”、巫婆、精灵一同踏上夺命列车,与“鬼怪”来个速度与胆量的终极PK,或是一起乘坐“幽灵铁塔”升上百米高空俯视全园万圣节盛况。还有世界之窗啦喽喂美食,恶鬼肠、鬼牙棒、鬼面冰淇淋……多款不同口味的“恶魔之水”,售价由5元至39元不等。
◎体验故事
讲述人:宁夏女孩王炯
受朋友邀请来世界之窗体验万圣节,刚一进门就被迎面扑来的披头散发“贞子”吓到,旁边工作人员无论怎么劝导都不敢进去,后来在朋友怂恿下,跟着一大帮人手拉着手,挤成一团眯着眼走完全程。现在看来,在这里感受到的只有过节的气氛,挺放松的,平时很难大声尖叫,这里完全就是一个减压世界,很享受。
◎门票
即日起至31日,晚7:30入园,夜场门票仅需50元。万圣节V IP票,100元/张,V IP游客无需排队即可享受快速进入鬼屋游玩特权。学校学生凭本人学生证可享受夜场门票30元/张优惠。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
与中国鬼怪进入“聊斋”夜
◎景区活动
九间主题鬼屋刺激好玩
锦绣中华全力打造的九间主题猛鬼屋,让游客体验中国特色的“鬼节”。其中“地狱之城”可以尝到“地狱式”煎熬、被刀锯油炸等滋味;各色妖艳的女鬼出没“勾魂客栈”,吸取活人阳精:“辐化危机”埋伏一大堆造型可怕的异形动植物,对人类进行猎杀。带给游客前所未见的超级恐怖阵容和刺激互动的感官体验。
各种“鬼异”表演吸引眼球
增加了诡异荒诞的表演环节,以“丧尸霹雳舞”、“古灵精怪反串Show”、“医生也疯狂”、“雷人魔仿秀”为主题的四个失魂哗鬼秀表演精彩无限,哗鬼们现场助兴、劲歌热舞,创作不少笑料。另外景区还安排了诡异热闹的心慌慌派对。各路妖魔鬼怪齐聚,多种“鬼”玩意静候,邀请游客亲身体验鬼界的嘉年华“孟兰盛会”、玩人血馒头大战、扮“鬼”扮马,感受万鬼齐乐的惊魂狂欢夜。推出了多款新奇独特的魔鬼美食让游客品尝。
◎体验故事
讲述人:张靖
玩了好多次万圣节了,由于对万圣节的鬼怪有了心理准备,所以我在游玩过程中倒没觉得特别害怕。游玩的时候,我也注意观察旁边的游客,有些特别胆小的女孩子,确实被这些鬼怪们吓到了,需要和同伴们手拉着手去游玩,但那些女孩子还是继续去玩,不想留下遗憾。还有一些是情侣,女孩子害怕的时候可以依赖一下男孩子,让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
10月14日至11月13日每逢周五、六、日晚,锦绣中华·民俗村推出“迷情聊斋夜”。每晚7点以后参加夜场活动,门票仅需50元/人。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夜场门票买一送一。
深圳欢乐谷
看到神出鬼没的两百厉鬼
◎景区活动
10大特色咒怨鬼屋受热捧
10大咒怨鬼屋,8大惊悚鬼域,5场鬼魅把戏,200只形态各异的妖魔鬼怪……深圳欢乐谷第六届万圣欢乐节已经在10月14日鬼魅启动了。
相比去年,今年深圳欢乐谷的鬼屋数目增加了一倍多,散布在各大区域的大世界娱乐城、鬼话西游、13区兵工厂等10大鬼屋,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亮点。这10大鬼屋结合园区特点及中西方文化惊悚元素,带给游客心惊肉跳的鬼屋历险之旅,同时也带给游客独特的人文体验和思考。
八大主题区成为鬼域、两百只厉鬼神出鬼没
今年万圣欢乐节的“搞鬼”区域相比往年更广,欢乐谷将园区8大主题区打造成为鬼马闹市集、伏尸恶魔堡等8大惊悚鬼域,为游客营造三十万平方米危机四伏的“搞鬼”空间。
每晚6点半后,欢乐谷化身幽冥世界,随处可见的南瓜灯、纱缦、骷髅、蜘蛛网,装点出一个阴森森的世界。“还魂格格”、“电锯杀人狂”、“万圣天使”等200只形态各异的妖魔鬼怪倾巢出动“神出鬼没”,让游客“步步惊心”吓断魂。
深圳欢乐谷还推出2项让游客充分参与互动的“招魂鬼祭”活动以及5场以歌舞、派对、脱口秀、摇滚乐队等方式演绎的互动“鬼魅把戏”,让游客充分发挥“搞鬼”天分,尽情融入“搞鬼”狂欢派对。
◎体验故事
讲述人:被你愚
约上三五闺密,大家一起兴冲冲去感受欢乐谷的“2011,恶灵邀妖跨过界”狂欢派对。我们首先在“鬼娃梦工厂”化上免费彩妆,化出来大家彼此一看,哈哈大笑,都恐怖得不敢相认了。然后兴致勃勃地去体验鬼屋“玛雅殡葬场”。只见里面黑乎乎的,大家首尾拉扯着低头疯狂地往前冲。我们还和很多鬼怪互动,和电锯杀人狂、僵尸、还魂格格一起拍照。
在灵堂区,有个白衣鬼在主持一场“人生告别仪式”,“在那种逼真的环境下虚拟体验了一回,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更加认识到要好好去珍惜很多东西”。
香港篇
香港迪士尼乐园
寻找“断头骑士”的头颅
◎景区活动
“断头骑士”骑马穿梭
传说中的“断头骑士”将首次现身香港迪士尼乐园,骑着马穿梭“旧美国人间鬼镇”寻找他失去的头颅。迪士尼乐园今年万圣节的故事从这一幕开启,土生土长的“掘墓人”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而总是奔走相告一些不可思议的怪现象。在笼罩着阴森恐怖氛围的“黑色马戏班”,班主居然宣布,他自己手上便有“断头骑士”的头颅。
另外一个原本美丽的“探险世界”却在万圣节期间,被来自东南亚各国的妖魔鬼怪所占领,被封印已久的妖魔邪灵、困在森林中过百年的鬼怪,还有精通邪术的巫师纷纷现身。
◎体验报告
讲述人:小阳
这是一次“自虐”的体验,被惊吓之后,这一次绝对要“吓住”别人,所以到“明日世界”的“整鬼化妆间”进行大变身。只需要港币250元起,便可以让乐园的专业化妆师为自己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诡异”形象。还可以跟可爱的米奇、米妮、唐老鸭、黛丝、高飞和布鲁托等等迪士尼老朋友一起合影,参加“幻想世界派糖大召集”派对,因为他们也都穿上了万圣节的新衣服。无论他们出现在哪个角落,甚至是出现在“掘墓人”的身边,大家都还是感觉到世界是安全和阳光的。
◎优惠
香港迪士尼乐园一日门票已包含“迪士尼黑色世界”,以及园内的所有游乐设施及娱乐表演,逢星期四、五、六、日及指定日子,乐园的夜晚也延伸至将近子夜十一点。
凡订购迪士尼主题酒店房间或酒店房间连乐园门票套票的宾客,可以选择支付额外港币500元,享万圣节主题房间布置,并且优先进入乐园内其中一间鬼屋(肖阳)
香港海洋公园
444只万国鬼怪齐聚一堂
◎景区活动
修炼11年的鬼怪能量惊人
香港海洋公园的“搞鬼”活动已经持续了10年,今年是第11个年头,妖魔鬼怪总是潜伏在公园丛林里,甚至就在你的背后、餐桌上吊着、餐盘上攀附着,总是让你步步惊心。
11年的妖魔鬼怪修炼得很厉害,在万圣节期间,从全世界各地奔赴香港海洋公园,汇聚成为“哈啰喂共和国”,目前里面一共有25个主题景点及表演,总共444只幽灵潜行。今年海洋公园的鬼界也是最具创意的年头,万圣节大Party结合了高科技元素,让人还未上路已先吓破了胆,一共8间鬼屋等待着“吞噬”人家,从“噩梦潜行”、“亡魂棺厂”,到“腥级片场”、“清宫残异录”、“丧尸绝地反击战”、“恐怖创作室”、“纸扎极乐园”及“猛鬼尾班车”等,真正实现了“总有一间在你身边”。
◎体验报告
讲述人:阳光
今年的新宠———3D版本的“噩梦潜行”吸引最多粉丝,由于是3D版本,在进入幽闭密室之后,需要戴上眼镜。当然,最危险的也是最安全的。如果实在是被惊吓得不行的话,立马摘下3D眼镜,那就又回到“太平盛世”了。
例如在“亡魂棺厂”中几乎是没有同伴的,就算是一起进入“鬼屋”,到最后也是会走散,还会被逐一地推下“棺材”,但随着一声尖叫,便也逃出了“死人生产线”。
◎提醒
提醒“怕鬼”的游客,既怕又满心想体验的话,建议先到公园内的商店购买一份“护身符”,先贴在身上,那样就基本上可以“百鬼不敢近身”了。(肖阳)
记者手记
用“鬼怪”为生活减压
万圣节前夜的来龙去脉,说起来,那又是一堆死记硬背的历史试卷了。
好像跟南瓜有关,那应该是关于丰收的节日吧?好像跟糖果有关,那可能是外国某个少数民族的儿童节吧?好像跟巫婆扫帚有关,那一定是哈利·波特他们魔法学院的什么纪念日?……
所以我宁愿喜欢香港话对于这个节日的称呼“哈啰喂”,就是一个节日嘛,节日就要互相问候,熟识的人就问候“哈啰”,不熟的就问候“喂”。
万圣节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众多生活平静而单调的人们,这是一个可以高声尖叫的时候,可以肆意大闹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平常日子里不敢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被“鬼”吓坏被人吓坏之后,还能够找回日常的生活,找到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才是这个节日让人期望的原因。说到底,这又是一种减压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