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桥工程受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司法覆核官司影响,拖延足足一年,结果因工程价格上升及需要压缩工程时间,要多花六十五亿元,比原先预计多出逾一成。运输及房屋局已向立法会提交文件,下月申请四百八十多亿元拨款,於今年内开展工程,并争取大桥於二○一六年完工,而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则採分阶段完工以配合大桥通车。
运输及房屋局的文件指出,港珠澳大桥原定去年底前动工,但动工时间表受一名东涌居民寻求司法覆核的法律程序影响,延迟约一年,估计工程费增加约六十五亿,主要是要花四十一亿五千万元在修改施工方法以压缩工程时间,以及工程价格上升了廿三亿五千万元。
屯门赤鱲角连接路分阶段完工
该局下月将向立法会财委会申拨四百八十五亿元,包括三百零四亿三千多万元用以兴建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一百六十一亿八千九百多万元為香港接线详细设计及建造工作、十九亿九千多万元為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详细设计、工地勘测及前期工程。
文件中又提及,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的海底隧道出入口与大桥香港口岸填海工程,是在同一个工程进行,故此建造工程亦受阻一年。当局原先的计划,是把连接路与大桥一併开通,但现在会分阶段推行工程。
其中连接路在大桥香港口岸连接北大屿山,约有三公里高架桥必须与大桥同时开通,因此当局会透过工程安排,令这一段的连接路可先在二○一六年通车,而连接大桥香港口岸与屯门的海底隧道并不影响大桥开通,工程於一七年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