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坑舞火龙表演
大坑舞火龙表演的微型雕塑十分逼真,你甚至从中可以看到升起的烟雾。大坑区位于位于铜锣湾以南扫杆埔以北,每年中秋节都会举行舞火龙比赛。
若是想体验香港文化的万象百态,无论是其精华还是其遗俗,仅仅一次短暂的香港之旅,又怎能足够呢?要是想体验一下小圆面包节的热闹气氛,欣赏一番精彩的舞火龙表演、探访一趟香港的寮屋(在香港是指非法占地而建的临时居所),一个下午,又岂能足矣呢?若是想看尽香港,却又时间紧迫,那就跟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步伐,带你去看青衣广场的微型展览会,给你一个真实的“迷你型”香港。
青衣广场的微型展览会,展览着当地以及来自香港、日本、台湾的28位海外艺术家创作的70个微型场景艺术品。每个场景的立体模型都精致万分、引人惊叹,这些微型艺术品反映了香港生活的诸多方面,甚至很多港人不经意间忽视的场景在这里也得到了展现,称得上是了解香港生活的最佳窗口。
在这场迷你展览会上,大坑区舞火龙的精彩表演正在进行、卖香的小店外悬挂着传统的玻璃纸灯笼、用竹子搭建的舞台上上演着精彩的中国戏剧表演、一年一度的长洲小面包节也挪到这里举行,最精彩的当然莫过于抢小面包比赛,精彩激烈、悬念迭起,令人激动不已。
除了享受浓郁的节日气氛,还可以去观赏香港房屋建筑的微型展览。跟随这些曾出现在香港历史长河的各色各样的建筑,去寻觅香港的历史变迁和风雨沧桑。
西贡区海鲜市场
海鲜市场的微型雕塑同样形象逼真。图中这位游客的装束称得上是一般游客的代表了,穿的袜子和凉鞋也相当逼真可爱。
小面包比赛
每年五月,成千上万的港人都会前往长洲小渔岛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小面包节。最受人期待的当然是抢面包比赛,参赛者们爬上60英尺高的面包塔上,谁抢的面包越多,谁就是赢家。
小面包比赛
每年五月,成千上万的港人都会前往长洲小渔岛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小面包节。最受人期待的当然是抢面包比赛,参赛者们爬上60英尺高的面包塔上,谁抢的面包越多,谁就是赢家。
哎呦图中展示的就是香港所谓的“打小人”。这种习俗是由一些老婆婆来传承的,她们经常会被雇佣去“打小人”,也就是驱邪。她们经常是用鞋子来打用纸做的小人,来为客人驱邪。
城市风光香港的夜景。
摩星岭上重新安置的村舍
艺术家托尼重新创作了摩星岭上的整个寮屋区。这片临时的寮屋区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造而成,能够一次性供250户人家居住。
天台屋
天台屋是建于大厦的天台之上的建筑物,曾是香港常见的景观之一。图中的微型天台屋刻画地非常细致,阳台上有晒着的被褥,甚至还可以看到屋顶上的灰尘。
公共住房
香港早期的公共住房最初是提供给家园在灾难中被毁的人们所居住的。图中公共住房的微型建筑的一楼还设计了传统的广东茶楼。
笼中人
在香港,还有很多人住不起公寓,他们只能住在小笼子里。图中三个笼子的模型反映出的正是笼中人如何在他们的笼子里生活。
香港最有名的鞋店
罗记鞋店,因为曾出现在著名电影《岁月神偷》,成为了老香港的一个象征。罗记鞋店位于永利街,这个电影让人们对永利街的兴趣又重燃了起来,也让政府暂时搁置了重建这个地方的计划。
公共住房内部展示
这可是在存档照片里都无法找到的图景。通过这个微型展示,你可以从内而外的了解公共住房。
玩具店
当地的玩具店正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困境。很多游客都不太可能偶遇一间这样的玩具店。
路边摊
在过去,很多路边摊都会在夜晚齐聚香港的街头,摊主们会吆喝着,叫卖他们可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