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深(盐田)高速是惠州首条高速公路,也是广东省第二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第一条竣工贯通的高速公路是广佛高速),以及惠州与深圳两市之间第一条城际高速公路。平峰状态下,惠城区至龙岗区单程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目前,每逢节假日,惠深高速单日最大车流量已超过10万辆次。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惠深(盐田)高速公路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深公司”)将限速由原来的100公里/小时调整为120公里/小时。
■建设
工程师住进工棚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据了解,为适应上世纪九十年代惠州经济腾飞的发展实际,市政府决定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并把交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1988年,我市趁深圳在大鹏湾建设盐田港的有利时机,计划修建一条由深圳至惠州的高速公路。
1988年5月,国家计委批复深圳大鹏湾盐田港一期工程立项,全长72公里的惠深高速为其中项目之一。1991年1月,惠深高速惠州段经上级批准动工,惠州境内长34.691公里(连接线2.5公里已于1990年1月建成),这条高速起点位于仲恺惠环古塘坳,途经仲恺陈江、惠阳镇隆、新圩至深圳龙岗坑塘径,与深汕高速龙岗至荷坳段重合,止于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排榜立交,并与沈海高速机荷段、武深高速和水官高速交汇互通。
为加快惠深高速惠州段建设,1991年1月2日成立了惠深(盐田)高速公路惠州有限公司,当时,该公司由广东省高速公路公司与惠州市道路桥梁开发公司合股开办,负责惠深高速的资金筹措、招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督以及公路建成后的经营管理等工作。
“刚开始,国家还没有高速公路建设的具体标准,惠深高速是按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的最高标准来建设的。”惠深公司路产部经理何兵介绍,惠深高速先行工程于1990年10月动工,1991年,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出台后,惠深高速提高了建设标准,增设了护栏、中央隔离栏等交通配套设施。初期,惠深高速正线路宽按23米、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00公里,车流量为23400辆/昼夜。
“惠深高速工艺要求高,质量控制难度大。”何兵说,1991年,他和工程部经理李红伟都是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工程师,在一个老工程师的带领下,一头扎进冬冷夏热的竹架工棚里,与工人们一起修路,发现问题就在施工现场想办法解决。当时,机械化设备比较少,挖掘机功率又不大,摊铺机、压路机也没有,施工主要还是靠人工。1993年4月,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惠深高速惠州段建成通车,并于6月正式运营,惠州境内设白云、伯公坳、新圩3处互通立交。
■发展
纳入国家高速路网,限速升至120公里/小时
随着车流量不断增加,原有4车道的惠深高速已不能满足群众交通出行需求。2009年7月,我市决定对惠深高速惠州段进行改扩建。惠深高速改扩建工程线路全长30.7公里,设计时速为100公里。
其中,白云前至平南互通路段、镇隆互通至坑塘径路段采用双向6车道,路基宽度为33.5米,平南互通至镇隆路段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路基宽41米。全线新建或改建平南、伯公坳、镇隆、长龙、新圩5处互通立交,新建长龙服务区。
惠深高速惠州段改扩建项目于2010年9月5日开工建设,2015年12月31日,该项目工程全线完工,2016年1月15日通过交工验收通车。目前惠深高速已纳入国家高速路网,隶属长深高速,按照6车道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收取车辆通行费。
“每逢重大节假日,惠深高速单日最大车流量已经超过10万辆次。”何兵介绍,为提高惠深高速道路通行效率,该公司已将该高速公路限速由原来的100公里/小时调整为120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