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政府官方网站 大湾区企业网:发挥企业民间价值,弘扬正能量,万众一心助力大湾区大融合齐发展好生活

交通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和港珠澳大桥的故事

2019-05-28 来源: 阅读: -

QQ截图20190528110013.png


他们是城市的一道道风景线,他们是文明的一个个风向标。一座城市的文明与美好和“人”分不开,文明珠海建设过程中也涌现出数不清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即日起,文明专刊推出“珠海温度”专栏,讲述我们身边那些温暖的人和事,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传递文明珠海温度。


作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的核心人物,林鸣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成就了“港珠澳大桥”这项世纪工程。他以一种“强国筑梦”的责任感,义无反顾地率领团队承担起攀登世界建桥技术高峰的重任。


不畏艰难的林鸣


要完成好这一举世瞩目的重任,就需最专业、最前沿的工程知识与技术。而在当时,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外海沉管建设核心技术。港珠澳大桥建设之初,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工程筹备阶段,林鸣的团队掌握的全部建设经验资料只有1张三年前在网上公开发表的沉管隧道产品宣传单页。


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林鸣拿起这张宣传单页,带领团队开启了这项世界级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他们首先从充分的研究论证开始。林鸣说:“即使我们的起步是0,我们往前走一步就会变成1。”


自港珠澳大桥项目建设以来,林鸣每年都会带领团队召开上千次讨论会议。在林鸣的带领下,神秘的世界级难题的解答思路逐步成熟、日益优化,一部代表世界工程顶级技术的《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术》方案记录了项目自建设至今进行的百余项试验研究和实战演练、自主研发的十几项国内首创且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了数百项专利,以及成功攻克的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


勇于担当的林鸣


林鸣的担当品格,早已成为土木工程业界的一面旗帜。早在2000年,林鸣负责建设时为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的润扬大桥,其中南汊悬索桥北锚碇因其体量大被誉为“神州第一锚”。


十多年后,在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林鸣更是毫不犹豫地扛起了工程责任的全部重担。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第一节沉管浮运安装时,由于没有经验,安装的过程充满挑战、困难重重,团队成员甚至开始质疑是否真能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鸣一边严肃地安排处理每一项安装过程中的难题,一边轻松笑着对大家说:“第一次尝试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施工,肯定会有挫折。轻轻松松就成功了,还叫什么世界级工程?”林鸣一直站在安装船上指挥各分项的工作。到沉管终于顺利安装就位、创造了中国外海沉管隧道建设的先河时,林鸣已有96小时没有休息。


回望三十多年的工程建设历程,林鸣常说,当国家需要建设与发展,创新和担当便不仅仅是一位建设者、一支工程队伍的职责,更是企业与行业的使命。每谈及此,林鸣的态度永远铿锵坚定:“我们所建设的从来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业项目,而是大国的经济宏图。作为央企,必须要承担起‘共和国长子’应有的责任。”


拿着“显微镜”“走钢丝”的人


林鸣的建设团队都深知他的工作特点:既“严”又“细”,这份“严”已达到“严苛”,这份“细”也近乎“吹毛求疵”。


外海沉管隧道安装因其难度巨大而被誉为“走钢丝工程”,林鸣经常对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团队讲:“我们就是‘走钢丝’的人,而且我们走的是世界最长、行走难度最大的‘钢丝’,项目施工前后需要经过几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项目上有上千个岗位,每一名施工人员都不能懈怠。所以,这是一场上千人一起‘走钢丝’的持久战,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必须拿着‘显微镜’去走,严之又严,细无止境。”


多年来,林鸣养成了一套独特的“望闻问切”式工地精细化管理方法。他每次前往工地,都会在兜里揣一副白色手套,检查设备的时候,他不只查看日常保养记录,更会戴上白手套,这里摸一摸,那里擦一擦,以确保设备的维护效果“名副其实”。他的“显微镜”不仅是放大表面,还会透视内里。工地的机械设备不仅要“常洗澡”,而且还要每星期“称体重”。如果“体重”上升了,那便是说明器械内部清洗不到位、存有残渣。


林鸣的“显微镜”凝聚出了一支高质效的建设团队,“世界级工程”在这支团队的建设中不断突破极限、扎实成长筑就了东西人工岛两座“最美地标”和一条“最美隧道”,也为国家打造了一座百年的丰碑。


编辑:阿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