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九文化区首个落成的大型表演艺术场地“戏曲中心”下月20日正式开幕,内部布局昨日首度曝光,以“殿堂级”可容逾千观众的大剧院“玩离地”最瞩目,30米高悬浮式架空设计,可阻隔高铁及港铁的震动噪音。中心内外设计贯穿“戏、曲”二字背后的文化含意,大门如舞台帷幕、中庭两侧旋转式楼梯,“以形绘声”传达流线般的高低乐曲,以及还原清代“睇戏”的茶馆,观众可以一边睇戏一边享用茶点,感受中国传统戏曲魅力。
戏曲中心坐落在西九文化区东侧,位处广东道、柯士甸道西交界,连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出口。西九管理局昨日安排传媒预览,戏曲中心整体建筑设计糅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借用中国传统建筑“亭”的概念,各个方向开通入口。大门如舞台帷幕,记者经大门进入中庭,犹如踏上台板,从地面到顶层大剧院,如同入门到鉴赏戏曲的学习过程。
乐池对正舞台 演奏更合拍
可容纳1073位观众的大剧院,主色调采用象征皇家色彩的紫色和金色。西九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表示,大剧院采用悬浮式设计,离地30米,在声学上,可分隔附近的高铁、港铁以及邻近两条主要公路带来的噪音及震动。冷气出风位设於座位底部,可更好控制出风量及出风声音,减少影响视听效果。楼座的座位可升高,让观众有更好的视野。
大剧院特设一大一小乐池,乐师由现时一般是坐於舞台旁,改为正对舞台上的戏曲表演者,方便因应表演者在台上的一举一动,奏出合拍乐曲。化妆间的门框及走廊均加高加阔,方便身穿有靠旗等大型“行头”的表演者出入,化妆间与表演场所置於同一层,方便他们化妆及更衣。
中庭戏台重现“榕树头”
戏曲中心内的另一个表演场地茶馆剧场,供新一代艺术家演出,设计上还原清代睇戏的环境氛围,座位设计与舞台平视,有别於下斜式座位设计,可容纳约200位观众,观赏时亦可品尝中式茶点。
中庭空间则体现“曲”字,两侧旋转式楼梯,如将高低乐曲以流线般形态呈现,亦有如“气”的概念,中庭中央摆古戏台及三棵榕树,寓意“榕树头”下睇戏。
戏曲中心中庭亦会举办展览,展示中心兴建八年的发展历程。
戏曲中心由谭秉荣建筑师事务所(现称Revery Architecture)及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在香港营造师学会主办的比赛入选“优秀建造团队大奖2018”。